关键词:选择、命运、阶级固化、改变、成长
这部片子告诉我们两个事实:一切都会过去;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在用坚毅和幽默来直面并不顺遂的人生。
英国大导演迈克·艾伯特拍过一部号称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纪录片,1964年随机选取拍摄14个不同成长环境的七岁孩子的成长,每七年去拍摄一次,纪录他们的变化。到2012年已经48年,这些孩子也已经56岁了。从最开始导演仅是想表现不同阶层的孩子对未来生活、选择的看法,然而经过七年又七年的回访拍摄,片子的意义也随着时间累积而变得伟大。14个孩子不同的阶段的排列组合有20058300种可能性,所以几乎每个观看的人都会在片子里找到对应的成长阶段。或者自己曾经某个时刻的样子。
网络上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大多是:这部片子真实的告诉了我们,什么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确实片子中的主人公,出生在中产阶级的孩子们,长大之后最差也是生存在中产阶级的圈子里,当老师,或者律师等等。而出生在贫民股或者其他底层阶级的孩子则大多依然做着比较辛苦的工作或者领着社会救济金度日。但是这部片子并不单纯的告诉你这个道理,而是告诉你他们每一步的选择,并且真实的告诉了你答案!我们需要的往往不就是这种答案么。
我们面对一些选择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些担忧,因为你不知道选择之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因为人生的大多数选择并不是像数学考试一样。
我起初并不想称这些孩子为来自不同阶层,因为谈阶层就会有阶层固化这种论调,进而会有人提出是因为阶层不同导致这些孩子不同的发展轨迹,所以即使你再努力也无法冲破阶级...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不免有些人会失落,特别是那些还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我们都喜欢听白手起家的故事,但是以真实著称的纪录片却告诉我们这样苛刻的现实。不免会自嘲一下,听着故事慢慢长大,却经历着人生一次又一次的事故。
但是除了称这些孩子来自不同阶层之外,我想不出更合适的标签来描述他们。阶层一词涵盖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事物、家庭背景等等,简单粗暴的为你勾画了这些1964年这些孩子的来历。但是除了阶层这个群体概念之外,他们每个人也是一个个体,当阶层固化的时候,每个个体却仍在茁壮成长或倒下。在片子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片子用一种最直接的剪辑方式告诉你一个人,七岁的孩子和三四十年之后的他们有什么关系。约翰、安德鲁和查尔斯读的是肯辛顿的高级寄宿学校,问到他们的阅读习惯时,丁点大的安德鲁说他读《金融时报》,约翰说他看《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已会用拉丁文唱歌,并知道自己有朝一日想做律师,要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了有名的律师,有的娶了驻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而对出身东伦敦的托尼来说,将来能做个“赛马骑手”这一念想就已能令他兴奋不已了。长大之后,没有当成赛马骑手,却成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同样七岁,14人中唯一的非白人孩子、西印度移民的后代、在慈善儿童中心长大的西蒙,完全没有约翰他们的宽阔“眼界”,更未曾规划过自己的将来。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他就已经很高兴了。有人问他“你怎么看有钱人”时,他回答“没想过”。当时的他可能根本未曾见过真正的有钱人。如果在这种角度看的话,是否是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的视野,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否他们在提升自己视野的时候就能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这些不得而知,毕竟时间在那流淌。而他们已然成了老年人。
纪录片的意义可能也就在这里,静静地给你展现一个事实,无论你支持与反对,那都已经过去,仿佛你的态度没有丝毫意义。开心如此,苦难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