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问题短答案长,长达一生;人生快时间慢,慢至一世。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大约十年以前收到过一份生日礼物,是一本《小王子》。说起来搞笑,那是正是读书的年纪,书知道却很少很少,连《小王子》这么著名的绘本都不知道,想着谁20多岁了还看图画书,连带送书的人都遭了连累。
在大学里最喜欢干的两件事情,一是去图书馆借书,抱着一大摞书走在阳光下的感觉特别好,至于书看不看是另外一回事;二是和闺蜜踏着吃饭的铃声冲进男生食堂,我打饭打菜,她占坐,然后一起去喝一杯奶茶。
我呢,整个大学时光都没有男友陪伴,现在想想真是荒废了青春;她呢,大约以每个学期换一个男友的频率过完了大学,她说她荒废白金时光。
借还,借还的轮回中,大家都以为我是个极爱读书的人,后来再有什么节日或者可以送点什么的日子里,我收到的都是书,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连岳、刘墉、廖一梅、刘瑜反正他们爱看什么就送什么,写字柜上满满一排都是书。
后来毕业了,整理它们时,觉得它们是如此之重,那里几乎包含了整个大学时光,我拿起一摞又一摞,走的时候总怕掉下来一两本,那些记忆就溜走了。
这些书后来陪我工作,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有时想想,那些连签名或者书签都没有的书,是如何注入那些人的情感的呢,或许那个送书的人早就忘了为何要送那样一本,或许根本不记得有过这件事。
成家以后搬了两次家,父母总是说,这么多书,又不见你看,你要收藏么。我总是说,别人送的总不能丢吧。就是我怎么舍得丢呢。
前几日打扫书房,想着把女儿的书做个分类,再一次看见了那本《小王子》,如今读来却又是另一种感受。合上书时,看书封有些破损,把它扔进垃圾桶的一瞬间居然掉出了一张卡片,里面是短短的两句话,笔墨颜色未退,卡片却已泛黄。
有些书,读得快,也有雁过留声,水过留痕,有些书哪怕读得很慢,也未明了,更何况书外还有音。
下一次再翻开这本书会是怎样的场景呢,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再或许每次看到这本书时会故意跳过,以免惋惜感叹。
想起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婚前的一段对话。
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有时候,问题短答案长,长达一生;有时候人生快时间慢,慢至一世。
你翻开一本书,只是轻皱蛾眉,喃喃数语,于他却是内心翻涌,光阴数载。
你翻开的人生之书,别人上前细细品味还是走马观花,全由他定;你也可以走去看看他人已翻开的人生,可细品,也可远观,当然也可能不屑去看。
看书快慢由心,阅人深浅也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