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一路生花
——张海霞德州名师领航工作室谢健2023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2023年已经成为往事,即将迎来2024年。回顾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成长,也许这一年我并没有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是在张海霞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和全体成员的好学上进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向专家学习,不断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外出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能够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报告、与其他同行交流,深入探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月,跟随张海霞老师来到城西小学参加活动,听陶继新老师讲《学记》真是受益匪浅。古人是智慧的,《学记》中的很多教育理论放在今天依然适用。讲到“教学相长”,让我豁然开朗,当师生相互促进的时候,就是最融洽的师生关系;“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分数并不是唯一,只要知道努力、勤奋、积极向上就是最好的自己;陶老师的讲解更让我明白,守护一颗不怨怒、不愤恨、不冲动的心,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享受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生活和自然的美好。
在美好的四月,我们一起走进了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会议让我对数学活动与思维的碰撞有了自己的认识,活动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操作与实践,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的发生与碰撞;看到华应龙、张齐华老师的课堂,让我对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数学课堂可以如此有趣,数学老师可以如此快乐;课堂上要留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就需要我们真正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或许他们描述的世界比我们设想的还要美丽。
6月初,跟随校长来到武汉参加第九届小学数学文化优质课展示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真的是一场盛宴,让人感慨万千,很多在会上看到的听到的融入到了我的教学实践中,真是不虚此行。优质课的展示,不仅看到了优秀教师打磨的精彩课堂,更看到了数学的丰富多彩,回来后不自觉的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故事、数学家等,让孩子开阔了眼界;很多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与搜集,学生见识到不一样的数学,感叹到数学不光是做题讲题,还可以演讲、比赛、游戏、猜谜等;当然,数学本身就是文化,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深究数学文化的内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深度学习,发现数学的奥秘。
阅读专业书籍,丰富自我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现代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教师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多读书、读好书”对其而言意义更为重要。
今年在张海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阅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赛课者说》、《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用不同的方式共读专业书籍,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快速的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掌握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看别人的赛课准备过程,让我意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老师更应该磨练自己的基本功,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扎实、高效;读“化错教育”直观感受到华应龙老师对学生、课堂的尊重,他能将学生引入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状态,“化错教育”不同于高高在上的其他教育理论,它能直接指导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对课堂中“错误”的处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让孩子们在充分尊重、理解中完成数学学习,得到思维发展。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知识,应该多武装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作为教师只读专业书籍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做到广泛阅读,除了跟随工作室老师一起读的四本书,我还读了班主任带班、语文教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
读戴曙光老师的《数学,究竟怎么教》、《简单教数学》,让我对数学教育的目的更加清晰:思维与创新,戴老师的倡导的数学课堂模式让我明白数学原来可以这样简单,学习数学可以这样轻松,更让我对后进生的认识更加明朗;读《人间值得》让我对工作、生活保有一颗平常心,不再焦虑、忧郁,而是充满阳光和感恩;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魏书生老师的《我这样做老师》,让我明白教育需要尊重,更需要科学的方法;读《温儒敏谈读书》、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不仅带领班级孩子坚持阅读,还以身作则带着自己的孩子坚持每天阅读;读《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让我看到了数学的专业分析,还看到了数学与生活的丰富联系......
潜心钻研课堂,不断摸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了专家的引领如果不付诸于课堂实践,一切都是纸上谈兵。2023年我在课堂实践上做了很多努力,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钻研知识结构,将学习到的理论融入自己的课堂中,摸索大单元教学的模式。在第十三届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高峰论坛暨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研讨会上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虽然课堂的呈现仍有遗憾,但是磨课的过程让我对知识内容、组织活动、单元任务、大概念等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延伸到常态课的实践过程中。
在常态课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模式,在不断摸索中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通过教学实录的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执教《最小公倍数》通过类推的方式,让学生打开思维模式,在交流、争辩中思考,在问题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能探讨数学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让我刮目相看;之前班级小组合作积极性不够高涨,有些学生参与性低,淄博之行回来后执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试着将一些想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小组回答问题开始争先恐后,有几个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也开始积极举手......
此外,非常有幸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跟随省教科院张斌院长,我们在做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我们一起做了几轮的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但是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自新课标颁布以来人人都讲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每个人的模式又不尽相同,那么大单元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张斌院长讲的一点非常好,他说核心素养的落实过程就是让学生去做,没有学生真实的经历和创造就不能形成素养,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传统意义的课堂,转变学习方式,最终转变的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唤醒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大胆的、潇洒的完成任务,感受学习的意义,真正实现育人为本。“唤醒生命的活力”就需要我们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改变的就是教师。
回顾2023,虽然有所收获,但也有遗憾。展望2024,写作记录教育的点滴,在课堂实践方面继续砥砺前行。在前行的路上有一群人不怕困难,一路拼搏,不断努力,努力绽放出自己的精彩,相信我们的梦想会如花一样越来越灿烂。
2024,砥砺前行,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