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这明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我很强”,也可以说是容易导致优越情节的想法,对自己撒谎。
自我接纳,是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举个例子来说。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
自我肯定: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
自我接纳:在诚实的接受了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即使是60分也不必悲观,因为毫无缺点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这属于人的基本属性,因为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
这时课题分离也同样的重要。
之前说课题分离从人际关系角度上理解,首先第一步要区分出来,这是他人的课题还是我的课题;将此划清界限;同时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
把课题分离也可以运用在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生活中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可以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过分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举例现在随便走在大街上都能听到大家的聊天开大环境不好、经济下行啊等等一些的问题。那这个大环境是我们作为小人物而言,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那我们能够改变什么呢?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心态;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选择让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可以选择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选择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可以选择拥有更强的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可以选择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实,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有个作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