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雨斋和斋主海玫姐的结缘,是去年冬天,和公司的其他四位同事一起参加了春雨斋的草木染活动。白色的棉布,用天然的植物燃料染上颜色,称“草木染”。冬天的春雨斋,枯藤老树,青砖黛瓦,略显寂静了一点。记得我们的草木染作品,拿到院子里晾的时候,都结了厚厚的冰。海玫姐说,夏天这里是一番别样的景致。
最近,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绪,颇为苦恼。海玫姐看到我朋友圈若有若无的悲伤,邀请我参加周日的“春雨斋手作棉麻衣服”活动。想到庭院里别样的寂静和岁月静好的感觉,立即答应了。
斋主海玫姐,仅比我大了一岁,放弃了国企的安稳生活,开办了一个可以学习茶、花、香、琴、书法和手工制作等传统文化的世外桃源-春雨斋,成为嘈杂世间难得的诗意之地。我常常很羡慕她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把工作过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进门后就是屏风,左边即是走廊,走廊稍微一拐,便是通往庭院的小路,芳草萋萋,曲径通幽。
小径的右边有一个小池塘,荷叶田田。池塘边驻足片刻,偶尔会有小金鱼跳出平静的水面,似乎也想欣赏岸边静静开放的花儿。
池塘的左边是一个幽静的亭子。整个院子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别样寂静。
为了迎接我们六位学员,海玫姐泡了一壶“云雪瑶”,鉴于我最近颇为不稳定的心绪,斋主邀我先去茶室喝茶。煮茶,泡茶,品茶,从来都不是一件急得来的事情,仿佛你着急,茶便失去了她原有的味道,连空气中的琴声,也会变味。
茶室的墙边,陈列着精美的茶具。
事实证明,确实没有什么是几盏茶解决不了的烦恼,喝着茶,和海玫姐聊着天,好像几天前无法想通的问题,渐渐的都模糊了,都不存在了。狂躁不安的心,也终于随满园的琴声和茶香,渐渐平静。
下午两点,手作棉麻衣服课程开课。斋主介绍了一下课程,便由两位剪艾美学设计工坊的刘老师教我们从头开始做衣服。
老师先介绍了一下,棉麻服饰具有透气、排汗、保护敏感肌肤以及防辐射等优点。然后我们依次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布料,量尺寸。根据尺寸,把对应尺寸的模版放在棉麻布上,用笔沿着模版的边缘画线,再用剪刀,沿着白线裁出原型。我本意想选素净的白色或者淡蓝色,海玫姐建议我穿热情的红色,转一下最近的心情。
裁出原型以后,便是上缝纫机缝衣服了。以前觉得,会缝纫机这种古老的机器太厉害了,后来知道,现在的很多缝纫机都是电动的,连怎么穿线都有一二三四的标识。电动的缝纫机,只要踩的脚踏板节奏控制好,对齐衣服边,两只手控制好衣服走线的方向,直线针脚是没有问题的。
初学者往往控制不住脚踏板的速度,手又没有那么灵敏去控制针脚的方向,所以,虽是电动缝纫机,我依然控制速度,一针一线之间,听着缝纫机突突的声音,一点一点缝合两片布。为了针脚更工整,也为了不返工,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么多天以来,终于体验到了久违的专注,终于不再纠结一些现在看来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直线针脚似乎我们都没有问题,接袖子的时候,圆形针脚把我们好几位学员难为了一下,还好有老师帮忙,最终都顺利完工。锁边,熨衣服,一切收拾妥当,大家穿上自己做的衣服,美的不像样子,纷纷开始了院子里的拍拍拍。
做衣服,是一种回归到本真生活的方式,在一针一线中,体会佛系人生的智慧。佛系并不是指出家,而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心态。生活中任何大小事,用上佛系心态,一切过不去的坎儿解不开的解都好办多了。
人与人的际遇,人的某一次成长,也许可以在一瞬间被决定。某一瞬间,突然想放弃一个人自怨自艾,突然想放弃无聊的韩剧或者枯燥的游戏,突然接受一个朋友的邀请或者看到一个活动的二维码,也许就走出来了,也许就会遇到不一样的人和事,以及很多种可能。
人生就是在不断尝试和体验中,发现未知的美好。愿我们每一次走出去,都能收获更好的自己。心若有个栖息之地,到哪里都不会是流浪。学会与自己独处,在寂静的时光里,才能感受真正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