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滴变化,每天努力一点点,时间的复利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所以给自己一个机会,给未来一个希望。当把一个大目标拆分成无数个小目标时,在每个小目标上都努力进步一点点,最后你会发现整体上会有质的飞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们很容易将眼光局限在眼前,便会只能看到即时反馈的爽度,但真正核心技能的掌握以及项目是难以即时反馈的。那么我们如何针对情绪进行学习呢,这就得了解习惯的培养。坏习惯为何那么容易坚持,因为她带来的爽度是每个人不需要思考想要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就是懒惰,成为一个勤奋的人,本就是与人性背道而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所有的成功都是习惯的积累,想要享受成功的果实,只靠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没有相应的能力,便如德不配位,迟早会覆巢倾卵。举个例子,当一个穷人突然中了彩票,这在表面上看是极其的幸运,但福兮祸所伏,没有富人的思维,这金钱在手上也只能被随意挥霍,当钱花完的时候,贪欲使其可能活得更糟糕。所以我们想要成功,必须积累趋向成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趋向性是很重要的。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就是37倍,每天退步一点点,可能原来的自己都不如。所以过去的辉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的你有没有走在成功的路上。
什么是成功的习惯?如何培养好的习惯,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要怎么操作?
复利导致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这也是我们永远都是功败垂成的原因。总在放弃总在失败。坚持在其中就体现了不一样的力量。成功永远是厚积薄发的。正如冰心的诗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要学会看到成功他的背后,真正的成功因素,并学会模仿,向成功靠齐。成功像一棵树,有很多枝干,当每一部分的枝干上长满树枝和树叶的时候,才能成为大树。因此大树本身并不重要,我们更应注重整个系统中中每一部分枝干也就是体系的丰满。也就是导致结果的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光看着目标是不会达到目标的,我们要把精力集中于对体系的建设中。任何的失败者和成功者目标都是一致的。成功为何成功靠的就是体系的建设。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快乐延迟,因为总觉得只有达到什么目标我才能快乐,但是正是因为目标太大太遥远,快乐也太遥远,给我们的动力就不足够,这就违反了smart原则,不能够即时反馈大脑就会懈怠。
关注整个体系,是我们一生要做的课题。这里要借用文中的一幅图
每一个体系都有他背后隐藏的东西,也就是身份。身份决定了信仰,信仰影响了目标形成的难易程度。这也就说当你觉得你是烟民时,戒烟对你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么你的大脑就会抗拒戒烟,那么这不就是给自己制造困难吗?但若是,从身份上,你觉得你已经不抽烟了,烟民是你过去的身份,并且是你充分了解了抽烟的危害,认定你不抽烟后,戒烟对你来说是你趋利避害,弃暗投明的过程那么戒烟带来的情绪就是正面的。保持愉悦的心态比做苦行僧容易。这也是信仰的力量,也就是身份在潜意识层面给目标带来的即时反馈。
“内在激励的终极形式是习惯与你的身份融为一体。说我是想要这样的那种人是一回事,而说我本身就是这种人则是另外一回事。”
摘录来自
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
此材料受版权保护。
因此,如何使目标变得更容易实现,方法就是改变信仰,修正身份。具体而言,下次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