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的杏研网坛学习中,于德明老师的《古典诗词可以这样读》中讲到:找准诗词中的关键字词,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意境。于老师还举例陆游写的古诗《示儿》,抓住关键字“但”,进一步理解了诗人得嘱托之意:明明知道人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而自己也什么都能放下,唯独有一件事放不下,那就是祖国没有统一。嘱托儿子在王师收复失地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从而,我们看出了诗人伟大而深沉的爱国情怀。今天,读于永正老师《白杨》的课堂实录,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字眼进行教学。如抓住了字眼—白杨的高大挺秀的“秀”,引出了有关“内秀”与“外秀”相互生发、相互比照的话题,让学生理解了白杨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进而理解了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这样评价了于老师的这节课:“抓住一个“秀”字,引出外秀与内秀的话题;抓住明线与暗线的交叉,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给“精讲多练”做了活的诠释。“精讲多练”关键在“精”。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需要教师的悟性,还需要课前苦苦的探求与思索。”
我想,我们虽然没有名师大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缺少他们的悟性,但我们可以做到用心备课,集体研课,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