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耳朵
生活中,偶像我们常谈,我们视之为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学习的榜样,他们童年性格的形成期最主要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孩子的世界里,偶像是打怪兽的奥特曼;是保护森林的熊大熊二;是爱吃棒棒糖无战不胜的猪猪侠。于他们而言,这些是超级大英雄。但爸爸妈妈的位置永远是第一位的,无可替代。
长大后,我们的偶像是某一明星,某一领域的大咖,无比的崇拜与向往,甚至是痴迷,亦是心灵的寄托。他们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某种特殊意义。而他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中学时代最喜欢看张卫健的电视剧,剧中幽默风趣,侃侃而谈,常逗的人捧腹大笑;喜欢林依晨的少女感,傻白甜……渐渐地这份喜欢随着时光的流逝深埋已久。大学时期,《欢乐喜剧人》中的小岳岳,喜欢他的“贱”,贱的恰到好处。原来我是喜欢幽默风趣,喜剧类型的,能给我带来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喜欢这个人的什么,你要问我他有什么爱好啊,经历啊,我真是答不上来,没那么八卦,仅仅停留在喜欢。也许我不是那种骨灰级的粉丝,能扒出“黑暗料理”
这些偶像于我而言太远。不切实际,过不上他们拥有的生活,永远走不进他们的生活。他们依然影响着我们一言一行。这就是一个偶像的影响力。
那么,我们的世界里,有没有像我们一样,出生平凡、起点、背景、经历相同的人呢?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只要我们用两三年的时间也可以成为像他那样的人。这样的人我们称“素人偶像”。我们会不自觉的了解他们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发家史是什么?他能行,我们也能行。
自小到大,至今爱好是写作画画,能靠爱好谋生,养家糊口,是梦寐以求的。
近几年,新媒体领域草根人物层出不穷,短短的两三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黑马。知识付费的时代,他们以知识赚到人生第一桶金,边赚钱边浪迹天涯。
素人偶像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踮起脚尖就能够到,够不到就努力踮脚。
如何向他们学习呢?有以下三点:
第一:找一个同领域的榜样人物。
一个跨领域的人物。我喜欢画画,我的偶像之一是经历了两三年的摸爬滚打的宝妈——文清老师。她的线上绘画平台做的特别牛,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爆发期,成长迅速。她说“不是因为你厉害了才去做,而是你做了才能慢慢变厉害。”不要嫌自己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很重要,脚踏实地的干。
简书这个平台很神奇,是闺蜜推荐我的。以前她在简书发表过诗歌,她也喜欢文字,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了了知。2017年我就注册了简书,见证了一大批草根人物的逆袭史。当初我也想坚持,想一想,文字太烂,没坚持,没阅读量,没信心,浪费时间。现在回想那时的想法真幼稚,也自卑。
我经常关注一些真性情的写作人物,插画人物。其中有乡村教师孟小满,故事写的真实感人,不图名利,今天翻她的简书,没以前更新的频繁了。有真性情,坚持用文字写我心的无戒老师,她的文字透露着生活中的烟火气。其实都没深度链接他们,最多留言,关注公众号。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不追求多少流量,坚持对文字的本心,我很欣赏,像他们一样,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以字传情,给他人真正的能量。
以上我定了两个榜样人物,向他们学习:文清画吧创始人——文清老师;无戒小岛创始人——无戒老师。他们是草根级的大咖,调研他们的成长史,一步步来学习。
第二:怎么向他们学习呢?
了解他们近两三年的发家史以及变化,有什么样的经历。关注他们的所有信息,翻公众号,翻朋友圈,报他们的课程,进行深度链接,最好线下见一面,更加的鲜活立体,近距离感受他们的能量,真正的了解他们鲜活亮丽背后的故事,去复制他们成功的方法,避免一些成长中的坑。
去了解榜样人物身上的强技能(强标签),文清老师专注于打造画画标签,无戒老师专注于写作。我们也要坚持打磨一项必杀技,可以是爱好,是某领域的技能,比如画画,写作,唱歌,舞蹈等,这些是爱好,同样可以做成事业;比如说英语,心理咨询师,育儿师等这些职业也能成为必杀技。
打磨一项硬技能,让它成为我们日后的谈资。
第三、行动实践,复盘。
当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成长经历时,我们要行动,“实践出真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剖析深挖自己,模仿榜样的过程中,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知识一天天的累积,经验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少。
我们的榜样人物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在我们成长一段时期内,在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时,我们需要去重新定位,向更高一层的榜样人物学习。
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论,要及时的输出,反思、总结、写出行动计划,学到就是赚到。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喜欢的就永久的坚持下去吧!毕竟人生短暂,有些事做了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