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上帝之眼”,不是专业摄影师的专利,你也可以拍到,只要你去,它就在那儿——克罗地亚。这是一个建在海上的城堡,可是它的身后却是高山峻岭,因为有缆车可以上到半山腰,就成全了“上帝之眼”的角度,于是你也可以拍到。
前世今生
今年的足球世界杯,格子军团克罗地亚一路杀将上来直到决赛,成为最大的黑马。翻看世界地图查找克罗地亚,绝对不得要领。在那个地方有一大堆的“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谁分得清呢?它们都是“90后”。与其说它们是90年代独立出来的,不如说它们是被肢解的,它们早先都叫南斯拉夫。
虽说克罗地亚这国家1991年才出现,可是这地界不是生地界,是老有历史了。古罗马时代,有一个著名的罗马皇帝叫戴克里先,就出生在克罗地亚;还有我们中国人特熟悉的马可波罗,也出生在克罗地亚。别跟我说——马可波罗不是意大利人吗?要知道,意大利也是出生很晚的晚辈,意大利的爷爷是罗马帝国,今天的意大利、克罗地亚等等都是罗马帝国的地界。
杜布
建于7世纪的杜布罗夫尼克 Dubrovnik,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城邦。在克罗地亚语里,杜布罗夫尼克的意思是“城市”,所以中世纪这里叫城市共和国。15 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直到1806 年拿破仑军队占领该城,“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时代结束。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高度文明
这里很早就具有现代法律和政治构架;1301年开张了欧洲第3古老的药店,后来成为公认的欧洲药物研究中心;1347年开办了第一所救济院,1432年开办了第一所孤儿院;1436年还建成长20公里的供水系统,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园——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构架的雏型。
中世纪来到你身边
城市以众多的古建筑闻名于世,这些古建筑有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罗克风格等等;有中世纪的街道和古典的街灯。每到中午12时,城堡内36间教堂钟声齐鸣,穿越时空,中世纪的欧洲来到你的身边。
爱尔兰大文豪萧伯纳说:
“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 1929年他来到这座城市时是这样说的。
现在轮到我们来了(2014年),邮轮停在远处,必须乘大巴才能到老城区。不过所谓远,也就5分钟的车程。
第一件事——上山
“杜布”就像一颗镶嵌在亚得里亚海岸的珍珠,一颗粉红色的珍珠。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去山顶,那里是看这颗珍珠的最佳地点。大巴直接开到山脚下的缆车入口,坐缆车到图上那个标为“SRD”的地方——斯尔基山。
缆车入口处:我们算幸运,缆车刚刚重建好,前几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被炸毁——
这颗粉红色珍珠的对面还有一个绿色小岛与之呼应,葱翠碧绿的像一颗翡翠,小岛名叫罗科卢姆LOKRUM,全岛森林覆盖,无人居住,于是成为一个著名的裸泳海滩。
下山进城
下山后徒步走到西城门——皮雷门,地图中的1。城门上方的“神人”,是本城市的保护神。
一进门就见到这哥们儿,一幅本土打扮, 1欧一个金色“幸运之心”。这里有货币兑换率,1欧兑换7.5库纳。
建议一进门就登城墙巡游,这里是三个入口中换汇最方便的。票价100库纳Kn,欧元美元都不好使。我没在这儿上城墙,结果换汇成了问题,左问右问浪费了不少时间,还走了很远的路,坏了心情,败了游兴。
在一个小教堂和一个大修道院之间的狭窄缝隙中,有一间著名的中世纪药房,多数人都会错过,它是1391年开业的欧洲第3古老药房,现在是药学博物馆,地图中3与5 之间。
博物馆里全是药瓶药罐,尽显杜布的发达药业。人家不让拍,不用闪光灯也不让。
这是杜布的一大景观:极度狭窄的小巷,拾阶而上,走到巷子尽头已经上了半山腰。
标志性建筑就是市中心广场的这个钟楼(地图中9),钟楼不是教堂的,是海关的;左侧的斯蓬扎宫(地图中8)在17世纪是海关,现在是博物馆;右侧是奥兰多柱(地图中7);这里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
斯蓬扎宫,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近处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是总督官邸,现在是文化历史博物馆;远处挂旗子的地方是市政厅,地图中12、13。
圣瓦拉霍教堂,即是以城市守护神圣瓦拉霍命名的教堂
漫步城墙之上
一定要登城,机会难得: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城市本就很少,能够在城墙上绕城一周、边走边观赏的就少之又少,而像这样的袖珍城市,用一个多小时就转一圈、省时省体力的地方,大概也就此处了,这也是它闻名于世的原因之一。
绕城一周1920米,边走边看需1至2小时。我是从东北角的入口登城墙的,地图上26。
这里大约是地图中43的位置,看到了城中心的钟楼,后面的圣瓦拉霍教堂(地图中11)以及再后面更高的大教堂(地图中15),还有远处的绿岛罗科卢姆。
城墙的最高点——明切塔要塞,结结实实的纯石头中世纪碉堡,地图31
从这里下去就是刚才进来的城门口,地图2的位置。
下面是奥诺夫里奥大喷泉,看!卖“心”的哥们儿还在那儿呢,两小时了。
这是贯穿全城的主街,相当于我们的长安街。从城门到市中心广场不过200米,街道两边满是商店、咖啡店、冰激凌店。从城墙上拍一张纪念照,是每个游客向往的——
文化历史保护的代价
看!晚上是这样子的,杜布的“长安街”!
再看!晚上是这样子的,杜布的“天安门广场”!
没有办法,谁愿意住在1000年前的房子里呢?这里,可以有电,不一定有wifi ;可以有上水,不一定有下水——真也算风情万种之一种!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