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和大家分享了父母帮助孩子提高效率的误区帮助孩子提高效率,你做对了吗?上,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打通了,接下来,咱们上工具,讲方法。
行动四步走,记录、排程、执行和检视,运用“两素一荤”土豆青蛙番茄,不仅能帮助孩子提效,对你的生活和工作,也是绝对地减负提速。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土豆——“清单”。用清单思维做记录,不遗漏效率高。
土豆,To do list,任务清单。在所有的行动启动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列出相关的任务清单,这几乎是让事件能完美执行的必要条件。比如,孩子要开学了,列一列迎接开学的任务清单:
小乖的开学清单
1.核对暑假作业
2.整理暑假作业
3.整理房间(尤其是书架空间)
4.准备新学期教辅书籍
5.准备新文具
6.做新学期计划目标
......
如此,一目了然,既能更具体评估“工作”和休闲的时间,又能确保开学任务不遗漏。任务清单完成后逐一打勾,还特别有成就感,促进孩子进入到下一组清单事件中。
先有记录,才有管理。没有记录,没有效能。有一本书叫做《奇特的一生》,说的是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26岁独创“时间统计法”,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有针对性进行调整。这样的方法帮助他完成了70多部学术著作,涉及生物、昆虫、分散分析领域。什么概念?56年70多部著作,平均每8个月就一部著作,如此高产高能,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这是柳比歇夫的奇迹,也是记录的奇迹。
那,什么样的事情比较适合使用清单工具?
1、根据时间轴帮助孩子建立清单思维,形成习惯。
2、根据物件类别帮孩子进行清单管理,建立分类思维,还能提高效率。
比如:书包清单、书桌清单、玩具清单等。如果孩子的桌面有一张“书包清单”,清晰列明书包需要准备的物品,每晚收拾书包时,借助“清单”进行逐一核对,水杯、红领巾、胸牌、饭卡......诸如此类的小物件就不容易遗漏了。忘带东西,这几乎是每个中国娃的标签。普遍不代表无所谓,恰恰是因为普遍,孩子能在普遍中与众不同,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力。别忘了,每一次忘记,都会带来孩子当下情绪的波动,学习效率就会被打折,若再遇上个唠叨的妈,那心理状态就雪上加霜了。
3、根据事件维度列清单,从小具备项目思维。
比如:出门清单、洗澡清单、旅行清单、考试清单等。就出门,就是咱们成年人常吃亏的事儿。到了银行发现身份证没带;爬上七楼发现钥匙在办公室;准备买包盐救急结果没拿钱,手机欠费无网络......所谓“身手钥钱”,就是成年人的出门清单。如果孩子从小能学习用清单来管理日常事件,不仅高效,还有很强的风险管控能力;如果孩子从小习惯使用清单来管理事件,一入职场,必定是“项目管理达人”一枚。项目最核心的就是任务管理,而任务管理最容易捅娄子的就是时间进度和风险。从小的刻意练习,将会成为骨子里的气质与习惯,这不是培训班和父母的谆谆教诲所能实现的。
使用清单,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1、一次只调整一个习惯
不要一股脑儿上清单,一下子,十好几个,别说孩子,你也受不了🤭。一周推出一个清单,当孩子已经习惯了,我们再上新。孩子养成一个习惯需要45天,固化一个习惯需要90天。别急于求成,哪怕孩子一年养成四个习惯,也要珍惜了。
2、优化迭代
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当时当下的情景需要,可以不断迭代更新,直至这个行为事件已经成为下意识,就是要和这份清单Say bye bye的时候。
3、及时检视
清单是用来参照的,不是摆设。尤其是刚刚启用清单,可以在每次使用完毕或者是“睡前悄悄话”时间,和孩子讨论白天使用了哪些清单,对他有什么帮助,有没有要调整的。帮助孩子养成复盘的习惯,厉害了。
4、不遗余力地看见孩子、欣赏孩子
当孩子开始尝试使用清单,哪怕有遗漏,也请爸爸妈妈把关注点放在他使用的视角,而非遗漏的内容。所谓“越喂养越长大”,天天都被说“不爱吃蔬菜”的孩子,能爱吃,才怪。反之,总能听到妈妈说“宝贝,妈妈看到你开始使用清单了,今天出门提前了2分钟。”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孩子对清单的好感度和执行力一定不同。这是被肯定、赞美、认同带来的内驱力使然,就像汽车要加油,植物要水和阳光。
说到这儿,对清单的认知已经了然清晰了吧,心动,就陪孩子行动起来。相信我,错不了。
我是Sandy,你身边的效能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