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微信公众号回忆高中时的语文老师,特别羡慕这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让我想到了我的语文老师,还有自己语文学习的经历。
我印象中语文课都在上文言文、诗歌和习题课中度过的。作文我还可以,前面基础部分中文言文和阅读理解,就很糟糕。
我对语文课本里的现代文还挺有兴趣,可是上的次数很少,我问过老师,老师回答高考不是重点。其实语文,学起来感觉还是有点压抑的,因为感兴趣的不考,不感兴趣的又无法使自己感兴趣。
我挺羡慕文科生,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这么强。到现在,我读文言文还是很难理解,高中时,我对语文感觉挺自卑的,因为每次考试中的错误感觉都是对自己想法的否定,更大的问题是,我看了参考答案和老师讲解也仍然云里雾里。当时我自己都不敢写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在大脑里搜索,搜索以前遇到类似的题是如何回答的,在这种方式下,自己一直挺煎熬的。
读大学后,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我看得书渐渐多了,很多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有我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自由和权利,不再有过多的压力和胁迫后,可以到更大的天地里自由探索,而且这种探索更是快乐的。
高中时代,我遇到的老师中,我挺感谢我的数学老师们,激发和引导了我的兴趣。
当然我也不会抱怨语文老师就那么糟糕,其实老师她已经挺努力了,只是说,自己对于过去的自己曾经那些蹉跎的时光,心中有着诸多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