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出了16本书以后,当我在简历里多了「作家」两字时,我才不会有心虚的感觉。
之前一直称自己是写手,因为始终不觉得写出了什么代表作,比较像是一位流水线上的技术员。
这跟写出来的质量有关,亦无关。有关在于,自己心底清楚,写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样的素质,达成多少的自我期许。
无关在于,这些书不一定要出版。一个写了很多东西,满足了自我,即使这些文字从来没出版,就像日记一样,那也无所谓。
另一方面,有太多人出了一本书,或者完成一部作品后,就像安迪.沃荷说的一样,「以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出名三分钟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出了三分钟的名,然后就没有了;出了一本书,然后就没东西写了。
那可能只能说明一件事,「你曾经运气不错」。
以产业为例,HTC曾经是安卓手机的霸主,现在公司插着叶克膜,在生死边缘徘徊。
每个人多少都有点人生故事,足以出一本书,但要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需要在技巧、阅历各方面力求突破,这是一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如人生一般绵长的自我辩证。
那么等待在前方的是什么呢?就是经常被人提到的「风格」。
并不是每个写作的人风格都成型,风格成型要有一个历程,让风格显现,并且逐渐形成一种结构。
就像扎哈.哈底的建筑,不只是灵光一现,而是有足够对于建筑的理解,使这个脑中羽毛般轻巧的东西,化为现实中巨大而真实的被造物。
刚开始学写作,无论是上写作课,或是模仿喜爱的作家,这都没问题,但从中整理出来的,未必是风格,而是「套路」。
举个例子,iphone创造了它自己在外型与操作上的风格,富士康通过一台台模具复制出产品。前者是风格,后者是套路。
误把套路当成风格,就会陷在套路的格局中。毕竟什么东西拿一个固定模式一套,那很方便。但那是制造业,不是艺术。
就像一个人写了很多东西,自己觉得挺不错,结果得到一个评语是写得像「张爱玲」或是某某人。是挺不错,但就像富士康生产iphone零件技术很棒,但富士康依旧不是苹果。
比方说有人谈到AI取代记者写新闻稿,那也是因为新闻稿有明确的套路,因此如果你走的是写手的路,你被取代的可能性太高了,就像生产线上的劳工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所以作家容易被记住,写手不会,因为写手是套路的延伸,走在套路后面。
回过头来说,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必然历经一个学习套路的过程,但突破这个套路,才有可能让风格显现。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本来用同样方式,可以轻松接案赚钱。突然放下这一套,开创另一套,也许会诞生一些没那么容易被接受的作品,甚至遭读者或评论家的唾骂。
甚至可能风格开创失败,不得不承认自己江郎才尽,走回头路。
不过这也不是世界末日,有些很棒的写作老师,他们也许本身难以突破,但凭借有好的眼光、教育的爱心和工作的责任心,仍能培养出超越自己,乃至于超越时代的作家。
比如我有个认识十几年的朋友,初中毕业就考上维也纳艺术大学(旧称维也纳音乐院,但人家不只音乐,有各种艺术科系),主修钢琴。
大家都对他有很高的盼望,他对自己同样严格。但在独奏这条路上,始终没办法达到理想的高度。后来专攻伴奏,反而开出一片天,现在是维也纳艺术大学的伴奏老师,和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家合作,毕竟好伴奏不比好的独奏家好找。
写手到作家的过程怎么熬,真的是学问。尽管我们都说坚持、坚持,但有些人拼命死磕,结果开花之后还没结果,有的身体累垮,有的精神崩溃。
这第一本书到第二本书,到拓展风格的历程,其实坚持不难,不信你看看自己的陋习,那么多年也改不了。
最难的就是学会有节奏的休息,不让自己过分消耗,同时也不会因为过于懒散而失去动力。
有时在转换节奏中,我们可能反而能找到突破的点。
所以什么是作家,在我看来,作家是长期坚持、具备执行力,且拥有自身风格的文字工作者。
总之,这个从写手到作家的过程,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少了任何一个,仅仅是空有理念,或者只是大量通过既定的套路生产文字,那都不是作家,而是写手。
谈这个,不只是想谈谈写作,也是谈谈我们的思维与生活。
也许有些人刚开始对我们很好,但那只是第一步,就像我们都学会基本的礼貌,所以给人第一印象不错,其实就是一种套路。
但真正的情感,靠的不只是第一印象,而是第二步、第三步,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关怀与付出。
看人,第一面是过去,第二面之后的持续发展,使我们真正看清一个人。
这需要时间,需要超越,需要突破。
有些人在一起多年,后来离婚,或是转成亲人,也是如此。但如果说夫妻就是亲人,不需要爱情,等于把作家的高度,拉低成写手。
过去总是过去,完整的幸福需要长期经营,才有未来。
写作如此,关系如此,人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