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坐在教室里,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白天已经上了一整天的课了,我的脑子有些木木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激动,可是我却怎样都做不到像白天那样注意力集中。我很急,真的害怕自己漏掉了一点儿内容。每当遇到不懂的地方我都会很迷惑,可是老师很快跳到下一页PPT,我就又落在老师的思路之后。我总是不能把一节课完完全全掌握了,这真的让我又烦又急。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离开了教室,走到校园的小路上吹风。到底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做到在很累的时候也能集中注意力,把一门课彻底消化吸收掉呢?世界上的知识那么多,而我对学习它们的执念从来没有变过。每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都会非常有罪恶感。
我又想到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其实真的挺紧张的,除了回宿舍午休、晚上和朋友吃饭放松,其他的时间基本除了上课就是学习,我并没有闲着啊。可是每天都只有24小时,真的不够用啊!如果说时间和注意力是成本,而那些还没学到手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是收益,我到底该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使效益最大化呢?不论是像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样成体系的学科,还是编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又或者是读外国文献所必备的外语知识,我全部全部都想要啊,因为这些真的都是有趣有用也极其值得学的知识啊!可是时间就那么多,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把它们都学到手呢?
走着走着,我却忽然想起来自己总在心里念叨却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的那句话:“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资产”。到底要如何理解它呢?
其实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而一个人如果可以活到80岁,一年按照365天计算,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大致有80*365*24=700800小时。而注意力的消耗必然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因此,时间有限,则注意力必然有限。所以从客观的角度讲,我们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些明白了。既然全部知识都掌握是不可能事件,我为什么要追求那种“必须要搞懂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的状态啊!
想到这儿,思路仿佛忽然打开了。我想到了庄子的那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啊,在信息传播极慢的时代人们都已经有这样的意识,更何况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呢!又想到了长辈以前和我说过的“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在工作的时候都用不到”这样的话。的确是这样啊,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都不是需要所有知识才能做到的。我想把事情做成做好,也不一定是要通过“掌握所有知识”这样的手段完成的。
想到这里,我忽然对过去有点迷惑。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啊,可自己在没有细想之前到底为什么想“学到所有的知识”呢?或许是完美主义的情绪还是存在于心中吧。我发现了一件事的重要性,就像把它做好,甚至像强迫症一样把它做好。可是我却忽略了“学知识”这件事本来的意义。知识是要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啊!
如此想来,思路一下子变得清晰了。我得学会抓重点,学会放弃一些知识,学习“用合理的时间注意力成本学知识的方法”。有些领域只用掌握基础,掌握需要用的那部分。需要哪部分马上就学并学会哪部分就好,不是要每种知识都精通。我总会错过一些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不能长生不老。“要”什么意味着“付出”什么,更意味着“放弃”什么。这是不同的概念,是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的区别啊。花非常非常多的时间的情况下,当然可以掌握、精通一门知识。问题是学到这些知识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另一个方面的知识啊。人总是要面临权衡取舍,人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有机会成本。这两条十大原理,对日常生活的确很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