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竭尽全力也不能全部掌握。别管怎样多给些鼓励吧!
早饭后仍然坚持读背古诗,今天早晨重点读《独坐敬亭山》,几遍下来,有一些学生已经会背诵了,有的学生读的还不熟。我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学得快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而学的稍慢的学生,在学习上则三心二意,一会读一会玩,老师提醒,也说不心里去。教师怎样教育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怎样教育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听课的习惯?
第一节课复习旧知,学习新课。别人说:在入学之前,学生的差距就存在了,不知是不是真的?在没学新课之前,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诵了,老师只需轻轻点拨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有一些学生,老师领读一遍又一遍还是读不好,不仅是智力的差别,好像拒知识与千里之外,老师硬硬得把他拉向知识。教学应照顾全体,在层次分明的学生中,老师更多的是关注稍差的学生,稍差的学生让老师劳神费力。
第二节课教学生字,老师教一个学生写一个,巡回指导。还可以,全班学生都能认真书写,且有点进步。也许动手去写,容易控制学生思维的走神。在写上虽然有差别,但都在写。写比读背有利于老师掌控。
中午辅导,抄写部分音节。多数学生能够完成。有名学生来晚了,家长送来就哭,问原因说:时间太少了,下课前作业写不完。写不完也没关系,只要尽力写就行。
下午讲习题,发现有名学生没有做,老师课上讲也跟不上,只好让课下再补。
同样的时间,因各种原因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麻烦,这需要老师的用更多的精力与智慧去化解,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一定的辅导。
别管怎样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