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周末和节假日上课的工作时间已经有十年左右了,因为之前辅导的学生也只能在放学后、周末或节假日时段来上一些艺术课程。
这种模式也是自己选择的,本来只想做个三五年就差不多了,后来有大宝后,应该在上学之前多陪伴他们成长。因此白天,也就是学生在线上课时间,我都可以自由在家带娃或外出遛娃。
等到大宝开始上幼儿园时,心想着接下来可以开始筹划一下该做些什么,调整为正常的工作时间,虽然内心还是更倾向于找个地儿或田园生活,娃他爹总是把现实摆在面前——娃上学怎么办?
再后来,有了二宝,又持续了这种模式三年。
似乎已经开始适应这种模式了,但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譬如,几乎每次带娃出去玩,都是跟学校请假,到后面,还不知道好不好请,对孩子好不好?
因此,还在拉扯中!
时间回到这周的周末,正常情况下,周末的课就比平时多。但是这周却更加地紧凑,周六有学生英语阅读总决赛,要准备的内容很多,前面花在比赛的时间不多,愣是多排了三四个小时预赛。
本来,周六白天上完课,晚上就跟家人聚聚,吃顿好吃的,正常每周六都是这样的。这下,就整得一天从早上九点上到晚上九点。
想着,不能忘了与家人聚聚的时间,就九点多拖家带口外出撸串去了。
周天,那就是更忙的时候,八点带娃拾掇好去教堂做礼拜。十点左右还要接着补课。
下午就是固定的每周一堂公益的成人钢琴课,都是一群爱钢琴、想学钢琴的长辈或朋友的妈妈。耗尽的精力和心思还是比较多的。
上完还要赶着晚上的课程……
通常,我知道周末事儿多,会在周四或周五就提前将文章写好,到时发布就行。这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好像有点失忆,突然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这是一个不太好的现象。
自己不太适合高强度运转,只要一懵,连自己是谁?我在哪里?都分不清了,脑袋一片空白,有失重的感觉。
每当有这种情况,都会不禁想起以前跟钢琴老师回课时,由于太高强度的练琴和没有睡够,脑袋一片浆糊,回课的几首曲子,竟活生生地把老师都快给听哭了——这还是个正常的学生吗?还起过要给我退课的想法。
后来,老师知道只要我没睡饱,跟我说啥,都像是一个哑巴在比手语,她听不懂,我也表达不出来。
因此,还是要停下来,重新调整歇息一下,刚好学生也期末考了,好好地慵懒一天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