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们好像有一个属于我们的词,就叫“慌乱”,我们慌乱着工作,慌乱着恋爱,慌乱着寻找属于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我们好像一直慌乱的生活着。大学之前我们听从父母的话,上不错的初中,上不错的高中,为了上更好的大学;大学之后有了更自由的时间,我们慌着参加兼职,参加实习,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有的则慌着去体验更多的生活,去旅游,去间隔年,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们一直对生活都那么的“慌”,世间有那么多让我们向往的地方,让我们好奇的地方,我们怕自己不能去体会,怕自己不能参加,恨不得在每个地方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迹。
是的,我们慌乱着,也是这个慌乱更让我们努力,怕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我们努力读初中,努力读高中;怕以后的工作平平,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怕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平淡,我们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们努力不让自己那么慌,虽然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探寻它们。
年轻的我们总是期望像长者那样的云淡风轻,那样的举重若轻,时间不光在他们脸上留下印记,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也透露着看透世事的淡定。曾经的我,也非常向往这种看似一切都是轻描淡写的智者风范,但是看到高晓松的一段话,我忽然发现,我比晓松幸运,因为我的青春还在。
晓松老师说,小时候以为四十不惑就是到四十岁什么都明白了,世间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了,可是等到自己到了四十岁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有好多不明白的,可是不明白就不明白吧,就放着不去管它吧。我现在知道了,那种慌乱就是青春,我现在不慌乱了,我的青春也没了。
是啊,青春和年龄无关,当我们不再慌乱,不再好奇,也许我们的青春也就走远了。这世界那么大,我们不慌不忙的走着什么时候才能看遍这世界的美好。
我喜欢青春的慌乱,也许让我的生活不确定,但是也让我的生活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