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转载了我的那篇《寒假记录之成语运用题》,并附上了自己的点评。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深以为然“找出最细的问题点,然后自己选择最有效的教辅集中突破,这就是执行力。我见过太多家长只会焦虑,但从来不会踏实分析到底哪个点有问题,或者看到了点,但没有下一步动作,放之任之”。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好,也从来没有在做什么的时候,思考太多理论。一切,只是觉得该这样做,于是,就这样做了。我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陪孩子一起成长,希望有我的陪伴,孩子的学习之路,能走得稳一些。
可是,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还是心念一动,觉得原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啊。只不过,我总结不出,总结不了这么好。或许,这可以给更多想帮助孩子,却无从帮起的朋友们指一个路径吧。
如果焦虑孩子的学习 ,那就静下心来找出最细的问题点,然后用爱心,耐心陪伴孩子一起解决掉吧。陪伴的过程,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二年级,我曾经陪着她练习计算:我专门挑了她不熟练的借位减法来练习,发现她对0减某数尤其是1000减多少这个计算过程好像不太会。于是单另挑出来,仔细给她讲了0借走一位就是9,她高兴的说“妈妈,我就是这不会,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题,我就会了。”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开始有针对性的分析她考试过的计算小卷。发现问题还是很多的,有的是连续借位算着算着忘记了。有的是减号看成加号了。而最让我高兴的是经过大海捞针般仔细分析比对,我发现她对减9的题不熟练。也就是15-9,16-9这些。等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计算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我很自责,这些困扰了孩子很久的20以内的计算问题,拖到现在,我才发现。我的心真是太浮了,每天看似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而实际上却只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的去帮助孩子。
四年级,我曾经陪着她练习应用题“”一到应用题,尤其是行程这就特别抵触和排斥,不愿学,不愿做题。如果不是每天只求务必细细弄懂一道题,我不会发现她居然不会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会发现她不会做过桥这类题的根本原因是她还没有真正弄懂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路程/时间=速度。更不会有时间给她从头捋顺一遍。从源头上去真正理解。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她的问题,知道她的软肋,她的学习瓶颈。只是,因为实在不擅长,数学一直是我最不愿碰触的。所以总抱着侥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愿意去付出,去关注。这几天的陪伴,与其说是在矫正她,不如说是在矫正我自己,反思我自己。
我有多久,不曾这么投入到她的学习生活了?有多久不曾这么耐心的陪伴了?我只看到了她对应用题的畏难,抗拒,可是却没有看到在这背后是她还不过关的审题读题能力,是她偷懒不记公式的不良学习习惯,而这些都是挡在孩子学习路上的小山,只有用耐心,用陪伴一点点地带着她移走,以后的路才会走远走稳啊。
现在每天一道题,花大力气整治一些不良习惯。就如伟爸带安迪的过程所说“把动作放慢了,才有你今天理科学习的稳重呀”,我也愿意陪着她慢慢经历这个从慢到快的过程。
关键终归还是执行力和坚持。
五年级,我也曾经陪着她练习字形和注音题
这几天晚上,针对她语文考试,选读音正确的一项和看拼音写汉字部分,总是丢些小分的现象,开始集中刷这两个题型。刷了三天了,都没有错。
今天是第四天,刷到了一个字。
坊,组词坊的时候是三声还是一声,她选错了。
让她去查了字典,分别把多音字的两个读音的组词都给她写在了卷子上做了批注。
她说:妈妈,后边不是有答案吗?看一眼改成正确的不就行了。干嘛这么费事?
“是,看了答案,今天作坊你知道读什么音了。那明天考磨坊,考街坊呢?你能做对吗?不知道它的意思,不从源头上真正弄明白,稍微变一下,你还是做不对。那这样刷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学习上妈妈一直不愿意的就是牺牲占用你读书、玩耍的时间来大量刷题。可是我们不能一点也不做,要不会眼高手低,该拿的分也拿不到。
我们得承认,考试多刷题是成绩提高见效最快的方法。既然要刷,那就保证刷一道题有一道题甚至十道题的效果。”
“做作业也一样,我们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敷衍老师,不是为做题而做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让所学的东西真正的属于自己。所以不能怕麻烦,有问题一定要多查多问,从心里真正把它弄明白”。
怎么学习,学习的态度,是需要这样一点点传递,影响到孩子的。
第二天晚上,继续刷卷子的前两道基础题。
刷到了坊间的读音。她欢快的叫:“妈妈,这个我会做。昨天刚查了。”
所谓的“会做的题目”就是这样慢慢积累,慢慢增多的。今天不会做的,做错的,找出原因来,弄懂了,会做了就是了。过于纠结成绩本身,为成绩不好发火责骂孩子,不解决任何问题不说,还会影响亲子关系,伤害孩子学习的热情和自信。
她后来说:“妈妈,幸亏你让我多查了一下,要不我还是会做错。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学习了。”只有亲身经历过,尝到了甜头,孩子才会慢慢接受我们的思想,我们所教到的东西。
经常有朋友问我,该怎么去帮扶孩子的学习。我之前是回答不出的,而原来经过朋友点评,我才发觉,原来这一路走来,我的所做其实就只是找到孩子最细的那个问题点,并陪着她一起解决。
有太多的朋友无比焦虑地跟我说,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孩子语文不好,孩子阅读理解是重灾区。可是,有去分析过孩子的卷子,错题吗?是哪一部分出错率高?阅读理解是概括主要内容的题目出错多,还是分析词语,段落作用的题?
行动起来,找出最细的那个问题点,然后找外援也好,找教辅自己练习也好,陪着孩子去坚持,去面对吧。
育儿路上,去做好身边小事,做实事,做着做着,心就静了,就没有那么多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