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沈
亦作“绿沉”。1《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用象牙桃枝扇,其上竹或绿沉色,或木兰色,或作紫绀色,或作郁金色。”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新竹》:“一架三百本,绿沉森冥冥。”
(2).凡器物之浓绿或被漆、染为浓绿色者常冠以“绿沉”。 晋 王羲之 《笔经》:“有人以绿沉漆竹管及镂管见遗,録之多年。斯亦可爱玩,讵必金寳雕琢,然后为寳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旦出兴业寺训诗》:“ 吴 戈 夏 服箭,骥马绿沉弓。”《南史·任昉传》:“﹝ 任昉 ﹞卒於官…… 武帝 闻问,方食西苑绿沉瓜,投之於盘,悲不自胜。”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鎗。”
(3)物色之深者皆为绿沈《野客丛书》
重过何氏五首
杜甫
其一
问讯东桥竹⑵,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⑶,溪喧獭趁鱼⑷。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其二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⑸,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⑹,天清黄子陂⑺。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⑻。
其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⑼。
石栏斜点笔⑽,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⑾,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⑿,来往亦无期⒀。
其四
颇怪朝参懒⒁,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⒂,苔卧绿沉枪⒃。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⒄。
其五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⒅,怅望好林泉。
何路沾微禄⒆,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⒇,把酒意茫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