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娘家人眼里,我是一个特别“抠门儿”的人,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生活过得像个苦行僧。
平时的我,衣服很少买新的,不追潮流,对奢侈品、大牌等物品无欲无求,我用这些钱去炒股,去买书,去买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这让我更开心。
看到我的亲人们,有时候我却不甚理解。
他们会注重衣着、排场。花钱没有规划,大手大脚。
还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习惯用外在物质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想被人瞧不起。
我劝他们没有必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们却劝我,不要“太会过”,对自己大方一点。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怎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欲望与幸福感的匹配。
我虽然不买买买,物欲低,但是我其他方面欲望很强,比如对工作的欲望,自我提升的欲望。所以,后者会让我拥有幸福感。
但是,我的亲人,他们大多数喜欢即时性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说他们不对,幸福感对应的欲望不一样啊。
所以,我现在能理解他们了。
不过有些时候,花钱的观念还是不认可他们。
不说开源节流,最起码对自己花钱要有规划吧,不能太随心所欲。
看见别人买新衣服,也跟风买,看见别人家孩子有什么,自己也要立刻买回来给孩子。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冲动消费。
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小钱,但是日积月累下来,也能攒够不小的一笔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实在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