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诗词大会》火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位姑娘和一位女士也火了。一位是武亦姝——众多网友心目中的新时代才女,一位是董卿——中央台的台柱子之一。武亦姝的火是因为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通晓娴熟,因为她所在学校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而董卿则是因为她在节目中表现出的腹有诗书和睿智典雅。这不,《中国诗词大会》的余温还未过,随着《朗读者》的推出,董卿更是晋级到了国民女神的高度了!今天,我就想聊聊《朗读者》这个节目。
新壶老酒
今晚无聊,打开电视,恰巧看到了新一期的《朗读者》开播,便随心的看了一番。看罢,想起了哈德·施林克所创作的小说《朗读者》。一个节目、一本书,同样的名字。不知董卿是否是看过了这本书,所以才在心中萌生了制作这个节目的想法。但是《朗读者》的节目相比于《朗读者》小说的境界,我想说火候还是有些许欠佳的。正如节目的口号“朗读打动人心”一样,《朗读者》的小说也是一个关于“朗读”的故事。但是不同的是,小说主人公汉娜每次和米夏做爱之前,让他为其读书,是为了追求对知识的渴望。而节目每一次的朗读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履行一种形式,为之前从访谈中获取的情感故事增加一点调料。所以,一个以情感叙述为主、以期让观众洒下感动泪水的节目,更应该叫《感动中国翻版》。站在这个角度,这个节目的制作初心虽好,但是层次还是有所不足的,只是新壶老酒的把戏而已,所以先别急着把它捧得太高。
不以辞害意
苏东坡曾经说:“不以辞害意。”这是他对待创作的一种原则!而《朗读者》节目却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过分的在意形式,只会丢失最本真的思想和情感。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朗读者》的两期节目都很精彩,每一个故事都给人心灵以启迪或震撼、或感动。但是过分的拘泥与朗读的形式,让这个节目的完美程度总有那么几分折扣。比如第一期节目中,柳传志给儿子的婚礼致辞以朗读的形式呈现就很好,因为这篇稿子本身就是在公共场合用来朗读的。但是,第二期杨乃斌的故事虽然很好,但却并不适合在最后的时候使用朗读的形式去展现他对母亲的深情厚爱。或许一个拥抱、一此临场表白、一种相顾无言会更加真实,更加打动人心。因而,《朗读者》的核心是人,是朗读的人,读只是一种形式,当故事足够深刻、足够感人至深时,任何多余的文字和语言都会变成一种累赘。
相比朗读,我们更需要倾听
节目的串场视频中,董卿说自己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二十一年。但是,更准确的说,她是为了一个机会等了二十一年。因为近年来,文化类节目正在一步步走高。从前几年央视的《百家讲坛》、《大家》到后来的《中国汉字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其实文化类节目一直从未停歇。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段,董卿推出了她的节目,所以一鸣惊人。而这些文化类节目成功的核心是什么,除了节目组的精心策划、嘉宾的动人讲述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我们忽略了——那就是近几年正在成长起来的一批对文化类节目的爱好者、一批静下心来的倾听者。
如果没有观众,再好的演员也是在演出一场独角戏,没有耐心的倾听者,任何动人的故事都会被埋没。三十几年前,我们大部分人连温饱还没解决,何谈精神和文化追求,所以核心任务就是先进行经济建设、把人民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解决了。而时过境迁,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突然发现,好像在一个物质满足而又丰富的社会,我们仍旧不快乐——原来我们是把文化丢了。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开始寻找我们丢失的精神家园。而这样的寻找,最终也导致了文化类节目这些年的持续火热。所以,在我们赞美《朗读者》如何动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还有一批倾听的人,他们是这个节目的另一半。而多数时候,相比朗读,我们更需要的是有人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