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美国3M公司,想研制一个强力胶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可研究出的产品出人意料,不但不是强力胶,反而还不如普通的胶水牢固,公司领导不得不宣判这这个毫无用处的胶水“死刑”,这件事就这么放下了。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结束,过了几年,
该公司一位叫费兰的工程师,正好他是教会的唱诗班成员,他发现,礼拜天去参加唱诗班活动的时候,大家习惯在歌词本里夹上一些小纸片,这样可以方便查找,也可以在纸片上记一些备忘信息。但纸片经常滑落,大家就不得不经常弯腰捡起来。这不仅麻烦,而且还要重新找到当初夹纸片的地方。
于是他冒出一个想法,要是有一种用的时候能牢牢粘在书上,不用的时候能轻松揭开的“书签”就好了。他一下想到了公司“失败”的那款不太粘的胶水,于是,便利贴就这么发明出来了。这其实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它被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发明之一。因为这个发明,3M公司赚了大笔的利润。
故事讲完了,这就是我们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便利贴的创造过程。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第一、空间上,“有用”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用只是相对而言的,俗话说,存在即合理。
第二、时间上,没用的东西不代表就是废品。
如果没用,“等一等”未尝不是一个好策略,或许在几天后,或者几年后,或者很多年,你所谓没用的东西反而极其珍贵了,好多文物不都这样吗。
第三、“没用”有可能是创新的源头。
好多人想创新,总想着大刀阔斧的做什么大事业,所以经常一事无成,有时候就像便利贴的发明,创新只是发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从已知引向未知,“没用”有可能就是已知和未知的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