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澜梦名师评文总结-《尘南事》

书香澜梦每周六会邀请名师魏治祥给旗下会员评文,我围观了几周,收获很大。但这种收获是对照作者已经写成的文和评文而来,作者当时是怎么构思的,写每一段时是怎么想的,我是完全不知道的。这就导致这种围观的收获像是登虚空中的阶梯,好像看到了,但一步都没踏上,就又掉回了地面。所以我决定投一篇自己的文去参加点评。

这篇《尘南事》是一个多月前看图写的文,是我进简书写的第一个故事,当时是一种一气呵成的激情创作,下午用摸鱼的时间构思完,晚上就唰唰唰写了出来,写完后还沾沾自喜,没怎么修改也不知道怎么修改。每次想修改,都会再落入当时构思时的框框里,总觉得问题不大。参加完评文才知道问题很大,漏洞百出。魏老师的评文就像降维打击一样,狠狠地拍向我。我们大部分新人作者少的维度,是厚积薄发,是仔细推敲。老师最后是这样总结的:

总而言之,这几期点评的文章共同的问题是虚假,经不起推敲。作者往往不是从生活本身出发,而是预设主题,让人物去适应主题,严重脱离实际。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的作者难道都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或者生活在电视剧里,怎么跟我眼里的生活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要不要买菜,——买菜时要不要讨价还价?要不要做家务,——两口子有没有分工?要不要带娃,——谁负责辅导算术,谁负责辅导语言?他们会不会因为工作紧张、担心失业、孩子内卷、老人生病等诸如此类的“小事”而纠结?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能体现夫妻相濡以沫,朋友患难与共,那不正是亲情,不正是友情,不正是“心疼”吗。

反观我自己的文章,为了吸引眼球,参考的是网文的写法,又把控不住,所以问题多多:

1.上来就直接给冲突,没有铺垫,全靠后面圆,而又没有圆好。

2.构思的时候,为了把两张图连起来,先想的是与这两张图相关的情节,情节定下以后,人物像棋子一样,按部就班地走到了一个个情节里面,而不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去构思情节,属于先射箭,再画靶子,本末倒置。

3.没有调查和收集与人物身份相对应的背景资料,比如男主杨作的作家身份,没去了解出版方面的相关知识,完全瞎编。

4.细节描写很粗糙,或没有细节描写。

等等,还有很多问题,在评文过程里一一说来。

一、总体印象

优点:小说的结构比较好,类似于电影的分镜头剧本,这样节奏不仅明快,还利于集中笔墨刻画人物。只要细节描写生动,很容易产生画面感。这种写法,须要较多的倒叙和插叙,强化前因后果。

缺点:还是大家都容易犯的毛病:概念化,图解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爱。非常浪漫的爱。

可以看到,优点也不是我的优点,而是这种写作手法本身的优点,要显出这种手法的优点,还需要“细节描写生动”,而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写法的优点成为了我的缺点,需要反思。缺点所说的概念化,其实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写完以后自己都感觉很老套,像是狗血电视剧的一集。连我自己的水平都感觉到有问题,那就一定是有问题。自己没有相关的经历又没有去仔细推敲琢磨,可能是受了电视剧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标题

标题  尘南是什么意思?红尘可以理解,城南可以理解,林海音的代表作就是《城南旧事》。发生在城南、而不是城北的旧事。那么尘南指的是什么方位?尘土以南,以北?

我确实是化用了《城南旧事》,但是又很文艺范地想说是尘封的往事。我自己也能感觉到这标题怪怪的,还是那句话,连我自己的水平都感觉到有问题,那就一定是有问题。文艺范就是个大病,读者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不懂你那些弯弯绕,而且内容里也没有表现“尘封的往事”这一回事。这标题一眼看着就像个古风文艺文,写出来却是现实文,题文严重不搭,我看到别人这样也是要骂的,纯纯的“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啊。

三、开头

从第一段一家人在外面散步跳转到电脑跟前,电影蒙太奇一般。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有关联。其次,“杨作闪电般地伸出左手去拿手机,急得像是去抢救一个面临爆炸威胁的婴儿。”抢救面临爆炸威胁的婴儿,这是何等紧急!为什么?杨作莫非预感到许玲要花一大笔钱?——比喻太过夸张。

“中指和无名指狠狠地戳向了桌面。一阵钻心的痛传来,他甩着左手啊啊叫着蹦了起来,甩过后看向手指,发现两根手指淤红了起来。”伸手的动作有多快,力气有多大,什么样的桌面如此坚硬?我比划了一下拿电脑桌上的手机,无论怎样都弄不出硬碰硬戳向桌面的角度,不过差点戳倒茶杯。——描写失真。

第一段是倒叙的写法,第二段才是故事的开始。这个夸张的比喻本意是想表现作家男主等待作品签约信息的急迫,老师随后指出这更不合理,跟出版社预约的只能是名家,而我笔下的杨作是一个不得志的落魄作家。这就是上面说的,没有调查相关背景知识,瞎编的,开头就立不住脚了,所以后面越写越吃力。

戳到手指这段,写的时候我自己也是比划过的,确实基本不可能那样的力度那样的角度弄出那样的伤。我给自己找的借口是,我尝试的时候是有意识控制的结果,而男主是“脑袋和眼神都混浊的他失去了对距离的判断”,把借口写到了文里面。还是那句话,连我自己的水平都感觉到有问题,那就一定是有问题。而位本同学提的建议就非常好,应该是太急切而把手机碰落地面,站起时伤到头或腿。我没有采纳是因为连着后面拍碎手机的行为,还是那种先射箭再画靶子的行为。

小说的开头是定调子,特别重要

我定的调子是冲突很大,后面几段都是跟着这调子走,原文就不贴了。老师就问:

这已经不仅仅是性格不合了,两口子差距太大,谈恋爱时难道没发现?还是贪图美色?开头可不可以写得日常一些?

下面是老师操刀的日常画面开头,与我的一对比,高下立判,名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滋啦”一声,锅里油太烫,菜一倒下去便四下飞溅。手上,脸上,要命的是眼皮上全是油点子,搞得杨作手忙脚乱。看上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炒菜,原来大有学问。许玲出门之前,一再叫他别太省,叫点外卖就好。他说不就是炒两个菜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你就放心去玩吧。

杨作忽然笑了。天天见许玲炒菜不假,也想帮忙来着,往跟前一凑,哪回不是“一边去,别在这儿添乱”。好吧,巴不得一边去,接着写小说。两个痴人,一个痴迷于写作,一个痴迷于逛商场。杨作搞不懂,许玲只要是进了商场,就不知道“累”字是怎么写的,那可真是废寝忘食。最奇怪的是啥也不舍得买,白逛,过干瘾。杨作陪过夫人一回,看着她在某一件奢侈品跟着两眼放光、恋恋不舍的样子就好笑,随后又心疼。暗想:假如《城南事》能够出版,一定要豁出去买、买、买,陪许玲逛个够,把她的闺蜜们,尤其是李雪,羡慕得半死!唉,《城南事》总算通过了二审,老天保佑,终审千万别出麻烦!为了给老婆大人一个惊喜,通过二审的事他在保密。

菜起锅时,杨作听到了“滴”的一声。掏出手机一看,懵了:3999元,什么鬼?!说好的只看不买怎么忽然变了?

寥寥几百字,已经把夫妻之间的相互心疼尽展眼前,接下来的冲突也有了,定了基调,后面就好写了。真的厉害。

著名哲学家,散文大家周国平说,爱是心疼。是男女双方父性和母性的觉醒。

四、中段

因为基调我定的是冲突不断加剧,所以就安排了一个拱火的闺蜜,安排了关机,到庙里去,安排了开了机也没信号,很拙劣,这些都被老师一眼看穿:

为了后续的剧情,开了手机也得让信号消失。而且,许玲必须没主见,事事都得听李雪(作者)的。

是的,为了剧情需要,我动用了太大的权力,都是为了剧情服务,而不是人物自发的行为。写这篇的前一天,我自己还写了一篇文章《一条写作出路》说小说作者只是个摄像头的角色,人物的行为应该是自动生发的,应该写成“人物会怎样”,不要写成“你觉得人物会怎样”。没想到隔天就犯了自己所说的毛病,真的很讽刺,想到和做到,差着那么远。

基调定错了,剧情定死了,后面都是硬拗的,就不贴原文了。

五、结尾

最后一幕总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许玲闻花,杨作再次误会(以为许要自杀),情急之下摔倒,许杨李一齐“不要”,爱情和友情全有了,而且无比浪漫。

更离谱的在后面: 只见充满裂纹的手机上依稀显示着一条信息:杨先生您好,您的长篇小说《尘南往事》将由南城书社出版,并有可能作影视改编。请您保持手机畅通,近日将......

最完美的是捷报传来,《尘南旧事》就要出版了。皆大欢喜,不给读者留一点想象余地。问题是这个结局违背了常识。书还没有出版,市场反响不得而知,影视剧制片人从何处得到相关信息?正确的通知应该是通过终审,请尽快前来签署相关合同,商定版税事宜。

老师操刀的结尾是这样的,依然是高下立判:

如果是我,就安排出版社要求根据修改意见重写。许玲心疼丈夫,让他别写了,杨作回答:不写怎么行,今天就写,就用刚买的新电脑,从头写起。

评到最后,我已经无地自容了,同时又感觉很爽。再笨的人到这时候都能感觉到问题的所在了。为什么评论里都是一水的夸赞,而实际上问题却那么多?当然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少有人能像魏老师那样举重若轻,又深入浅出地讲解,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水平不够,缺了维度。另一个原因是简书平台的调性,以鼓励为主,以包容为主。但是只有表扬、鼓励和包容,走不远。

如果一个人需要依靠表扬坚持写作,这条路就走不远。如果加上勇于批评,这个群会走得更远。

我想以后如果写群里的作业,是不是在结尾加上一句“本文欢迎评文团提出批评,请不吝赐教”比较好呢?如果他们觉得不适宜公开,也可以发简信。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会增加别人的工作,而且没有相应的收益,受益最大的是作者你自己。

后记

魏老师在评文前的导入时,综合最近几周的评文,发现了我们新人作者共同的问题是概念化,所以用了较大篇幅讲了鲁敏的《路人甲或小说家》,专门讲怎么写小说的,其中对主题的看法很有启发,将鲁敏的原文和老师的讲解摘抄如下

鲁:主题其实是恒定的,一代又一代作家前赴后继中,永远在写着这些千古而倏忽的事情。比如青春期成长、性的觉悟。比如爱情的发生与幻灭。比如贫困之境与对成功的无限渴求。比如新旧交替,以及交替碾压中的人性。等等。就像戏剧界会归纳出N个永远有效的戏剧主题一样,小说的主题也能拉出一个清单,像大小不一的钉子,我们所看到的长篇短篇中篇,不过是挂在这些钉子上的包袱。

魏:注意鲁敏的第一句话:主题其实是恒定的,一代又一代作家前赴后继中,永远在写着这些千古而倏忽的事情。她说的恒定,就是永恒。而那些永恒的主题,就像墙上的钉子。

鲁:大部分时候,读者看不到后面的钉子,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在包袱上,这是必然的。外观上看如此,理论上讲也是如此,决定一部作品是否成立、是大是小、是钢铁是棉花,不在钉子,再陈旧的主题都能有当下的个体化的解读。说过的话,永远可以再说一遍、再听一遍,不同的嗓门不同的语言振动着不同年份的空气,以及空气中的灰尘,这话,已然不同了。问题是,如何“已然不同”了?

魏:划重点:1,大部分时候,读者看不到后面的钉子,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在包袱上,这是必然的。2,再陈旧的主题都能有当下的个体化的解读。

魏:说说我的理解: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是欣赏主题,关注点不是钉子。我们关注的是包袱。包袱就是故事情节,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是作者通过当下的人物对无数作家表达过的主题的个性化的解读。

(划重点)人物。个性化。

鲁:这就又要打另一个比方了。曾经去看一个摄影展,那许多摄影作品中,空难、战争或吸毒者什么的无疑总是最为热门,但同样的背景与题材,更吸引我们的却总是些日常与细节,是街道上走路的人、正在准备晚餐的母亲,是窗户与帘子后的目光。它的焦点所截取的细节,既属于某个特定的框架(如战争、灾难、吸毒),但更是超出那个特定的圈囿而延展至人类的日常生活。那个影展结束后有一个商业化的器材展,全是价格昂贵的各种机身与专业镜头,众人纷纷感叹机子多么好、多么贵,因此效果就是不一样;也有的见识高一些,认为关键是要亲临现场,要躬逢盛世,要贴近对象……有一位摄影师在旁边不作声地听着,最终还是急了:你们真逗,把机子给你试试,把你也扔到现场试试。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取景,如何构图,该留下什么,又该不要什么……

魏:重点又来了:同样的背景与题材,更吸引我们的却总是些日常与细节,是街道上走路的人、正在准备晚餐的母亲,是窗户与帘子后的目光。它的焦点所截取的细节,既属于某个特定的框架(如战争、灾难、吸毒),但更是超出那个特定的圈囿而延展至人类的日常生活。 日常。细节。需要什么日常,关注哪些细节?关键是如何取景,如何构图,该留下什么,又该不要什么。——就这么简单。跟你刻画的人物最相关的。

魏: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数不清的作家都在写。写所谓永恒的主题,其实就是陈旧的主题,为什么总是能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或者创作激情呢?奥妙就在于我们读到的是“这一个”,是跟别人有相同之处却又完全不同的这一个。这一个人物形象是否成功,决定了作品是否成功。这也是我的经验,编辑眼前一亮:形象丰满,好!

划重点:既然所有的主题都是别人写过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永远都不要考虑什么主题,讲好“这个”故事,写活“这个”人,让这个人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就意味着你成功了。你在同样一颗钉子上,挂上了一个小小的,却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包袱。

阐述得太好了,这本书值得好好研读,已经加入了书架。老师还有几句零散但重要的话,也摘抄下来,细细品。

当你受到某个事物的触动,灵感来了,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物,让他进入这个故事

存在即合理,你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合理的,但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物,你了解得更清楚,知道的细节更多更细,写起来就比较有代入感,真实感。而虚空中构造的情节,再去安排人物,就显得假。

要把人写“实”,除了性格,还有他们的工作,父母兄弟的情况,生活习惯,都得设计好,尽管不一定写出来

人物的背后是一整个相关的世界,需要好好调查,需要准备很多背景知识。读者可能只看水面上的冰山部分,作者却要准备一整个冰山,水下的部分是80%。群友感慨:写小说太难了!

写小事也是一种积累,写到得心应手时,再写大的,水到渠成

就是所说的厚积薄发吧。其实我也有开始刻意练习了,写一些场景,写一些声音,写一些想法。告诫自己,急不得。

感谢魏老师,魏老师受累了,推荐魏老师聊写作的专题写作那些事;感谢锦瑟九十九书香澜梦。我太幸运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69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9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9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9评论 3 4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1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9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41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