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一战历史的小说,巨人的陨落。篇幅很长,目前读完了3本中的一本。
一战相比于二战的知名度是低了很多,很多人对于一战的印象可能也就局限于萨拉热窝的导火索事件。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战的导火索,但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一个刺杀事件会演变为一场世界大战,可能很多人都说不出来,甚至也不会觉得这种事情和自己有什么关联。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简单说,就是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苏菲,霍恩贝格公爵夫人遇刺案。遇刺地点在波斯尼亚境内。而很多人可能不太记得这两位的身份了。简而言之,这两位是当时奥地利皇帝,即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和夫人。拿我们的话说,类似于太子和太子妃的概念。
而后奥地利的情报部门查出,刺客的武器来源是塞尔维亚的情报部门,且刺客本身也属于萨拉热窝刺客六人组(五名塞尔维亚人,一名波斯尼亚人)。所以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有意发动报复。
按理说,塞尔维亚这么一个小国家,是无力抵抗奥匈这种级别的国家的。但是如果你翻开当时的地图,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的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已经被奥匈实际控制,奥斯曼土耳其只有名义上的主权,而保加利亚当时已经倾相于奥匈帝国,唯一亲俄的势力塞尔维亚如果被征服,意味着黑海出海口被奥匈势力控制。而当时俄国的绝大部分对外贸易都是从黑海航向走的。而且俄国想在黑海拥有港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秘密了。
所以当时奥匈担心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以及俄国的盟友英法。所以奥匈皇帝写信给德国皇帝(当时奥匈与德国是同盟关系),寻求德国的支持。
德国当时的回信可谓非常的支持,信的最后一句话是“,陛下将忠实地支持奥匈帝国的立场,信守双方联盟及其悠久友谊之义务。”
这等于赋予奥地利自由处置权,哪怕会把德国拉入战争。
而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即德国,俄国,英法加入。最终导致了德国战败,奥匈被肢解。
我相信在一开始的时候,奥匈和德国可能并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发展为一场世界大战。这里德国的做法是很有讨论意义的。作为盟友,支持对方并无不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授予奥匈完全自主的处置权,在付出自身可能被拖入大战的代价之后,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东西。
这一点对我是有一些触动的。盟友就像朋友一样,有难的时候会帮忙,但是怎么帮忙,似乎也是一门学问。毕竟德国的“帮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奥匈最终被肢解。如果德皇当时回复的不那么激进,而是号召奥匈谨慎对待,采用外交封锁,制裁等方式,也许事情的走向就会不一样。
现实中很多人谈到这个话题,都会说“无条件的支持我的朋友”,或者说“我肯定站在我朋友这一边”。
然而从历史中我会觉得,客观和理智可能会更重要。
期待第二本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