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文化的教育影响力
——河南省郭燕华名班主任工作室
《文化建设引领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古人云:篷升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再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听完邱菊老师的《班级文化引领班级管理》的讲座之后,这种感受更加深刻。作为班主任,我们应重视利用资源创建班级文化,发挥其育人功能。
讲座中,邱老师谈到: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更是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的脚手架。邱老师从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个角度,以“蜜蜂中队”为例进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显性文化 开口说话
“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大家都并不陌生。如何开口说话成了我们思考的关键的问题。 听了邱老师的讲座,茅塞顿开。我们可以从室内布局、班级陈设、室外布置、教室卫生四个方面为抓手进行。以前,我单单认为一个班级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非常重要,环境文化只要干净整洁即可,轻视了环境文化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的育人功能,它的主题性、创造性、系列性和丰富性这些特点也没考虑过。本次讲座正弥补了我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不足。
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的建设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干净整洁,而是有更高的要求,如我们还可以让教室看起来再温馨漂亮一点。更深一步,我们应该将教室当成“我们的家”,让它成为一个有爱的温馨之地,只有孩子们真正的把教室当成是自己的家,这个地方才会真正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育人场所;孩子们才会主动的去遵守规章制度,爱护环境卫生,呵护花草树木,也就不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前后追着孩子们去打扫卫生,保持教室的清洁。优秀的班级文化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黑板上的装饰,更是每个孩子心中那份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真正做到“让学校每一面墙都说话”。
隐性文化 润物无声
隐性文化范围更广,它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邱老师以自己的带班经验,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建设班级的隐性文化。从班名的拟定、班徽的征集、班歌的形成、班规的制定等,到孩子们以爱养班、用良好的习惯养班这一精神文化的确立,邱老师娓娓道来,层层深入,将精神文化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每一个日常,真正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
制度文化是班级建设的保障,是班级得以正常运作的前提,是班级建设发展的必备条件。邱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她深谙制度的力量,用班级的基本制度、日常制度、和奖章奖励制度这三把利剑,构建了班级管理的坚固堡垒。班规班纪的制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彰显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了师生共治、科学民主的美好愿景。
行动文化,既以生动的活动,推动班级的动力。它是把班级优秀精神文化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驱力。邱老师通过“路队展示”“规范书写”“高效阅读”“体育锻炼”“劳动技能”“班级风采”“家校共育”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绽放光彩,收获成长,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本领、明事理、塑自我。
此外,邱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七小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班集体:中医药文化班级、书香班级、雷锋文化班级。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主题可以和教师的个人特点、特长相结合,和班级的班情相结合,与学校主流一致,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来选定。
文化育人 发人深省
学校教育最为生动而持久的就是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学校内在不可替代教育力量,因此学校就能用文化的影响来达成教育目的。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具有这样的能力,能够理解并掌握班级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提供学生更有力的生命成长的发展场所。
最后,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融。希望班主任老师们在这片沃土上共同播撒希望的种子,让每一颗心灵都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20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