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 这就像猎豹CEO傅盛所讲的那样,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只有认知升级了才叫成长。学习成长的本质从来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思维通道的改变
2. 自己其实是最需要研究的,中国老古人说的“慎独”、“自省”、“反求诸己”,其实就是一种“研己
3. 在我看来,复盘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分别是反观、反思、反省。,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按照心学的理解,这里的格物,实际上就是“格念头”、“正念头”,物就是“念头”,让不正的念头正起来;“致知”就是“致良知”,到达良知,取用良知
4. 实际上,改变不是给自己增加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这需要去掉的就是人的不切实际的欲望,或者说是小我。
5.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峰,做到能见度最高,资源自然会流向你,不需要先担忧经济的问题。
6. 达利欧在《原则》中指出,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
7. 樊登说,圣人没有什么“私意”,私意重的人才会患得患失,才会怨天尤人,才会负重前行。圣人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和痛苦的了。这就是王阳明的第一性原理所在。
8. 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时突然明白了对于生死的执着,其实是因为还有一个为着自己的“我”存在,把这一点破除,不就是本自具足圣人心境吗?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做事做人如有神助,原因很简单,一个没有私意的人时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情绪上的。由此可见,所谓的圣人,只是“无我”而已。
9. 有人说,人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的钱,除非靠运气。
10. 真可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11. 江南春却并不这么想,他懊恼不止。
用他的话来讲,“有良知的举动”应该是看到旁人有危险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也就是直奔电梯而去,此应该是发自下意识之举动。至于中间审时度势,以至于放慢脚步,甚至评估“无碍”后即停止奔跑,虽然从结果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在发心动念之间,增加了审度的理性因素,这种发心便是不完满的,这种内心的修养也是不到家的。”
12. 稻盛和夫非常强调反省,以至于在他的“六项精进”当中专门有一条:要每天反省。
他每天都会不断的自问: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
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不断回望自己,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这几乎是稻盛和夫每天的必修课。
13. 第一条:懂得顺势而为,绝不要做逆天而动的事情;
第二条: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
第三条:人欲即天理;
第四条:广结善缘;
第五条:专注,少就是多
14. 复盘的核心特征
01 跳出画面看画面:反观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你能够从事件当中跳出来,把目光放到自身,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开始反求诸己
第二步:反思。
就某个点、某件事慢慢进行剖析,比如为什么有这种情绪?为什么不愉快,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我的判断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这种判断是一时的还是一种固有的模式?怎么做,才能避免?
这一步涵盖了“复盘七步”当中的静(剖析)、安(处理情绪)、虑(模式识别)三个步骤。
15. 复自己的盘,有一个词叫反求诸己,好的复盘,它一定可以指向行动,让你更好的行动,甚至是及时行动。
16. 复盘也有这样的几个字:慢、写、真、问、离、行。打蛇要打七寸,当默念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字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复盘的要害所在,只要勤加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这其中的诀窍。
17. 人生是由每一天所构成的,对于时间管理来说,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你:你的每一天该如何度过,你的每一天该坚持一些什么。安顿好了今天,也就安顿好了一辈子。这就是每日的兵法。
18. 过好了今天,就过好了一辈子跟今天做朋友
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只有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
你既不能活在过去,也不能活在未来。你既不能活在昨天,也不能活在明天。有本事你活到昨天试试,有本事你活到明天试试,你只能活在今天。
一年365天,实际上就是365个“今天”。
19. 时间管理的最小单位应该是天,只要做到日拱一卒、日日不断,就有机会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曾国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日日不断”
20. 一日一生,这也是日本高僧酒井雄哉毕生的信念和修行哲学。所谓“一日一生”,就是以“一日”为中心,去安排自己的一生,珍惜每天的“缘”,感恩度过每一天。
21. 每日磨刀,打造个人的每日成功。
第一件事:早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很多时候,你能够利用好早晨,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有人说,人生的秘密就藏在早晨里。
一个人要想真的做出一点事,还得有大段的完整的时间,还得能够天天如此,持续不断,这最好是在早晨
第二件事:早读
读书最好是早读,如果中午去读,或者下午、晚上去读,状态都不一样。我试过很多次,比如晚上读书,会越读越困,读不下去,早上读就不存在。
第三件事:读书
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曾国藩说,读书能改变人的性情,甚至能改变人的骨相。我想,读经典,才有可能改变人的性情和骨相,一般的书,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
第四件事:交流
有一句话说,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我们要谨慎选择那些与我们同行的人,这些人最好是高手,我们要把这些人作为我们的导师。
最好的导师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果你在现实世界里没有找到合适的导师,那么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高手都可以成为你的导师。
交流有两种,一种是见面社交,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神交”,两种方法皆可。
美国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生前经常做一件事,他称之为“圆桌会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故事了。
每天晚上,拿破仑·希尔都会抽出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象着一群伟人和他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这些人都是他最崇拜的人,他称这是他与伟人们定期举行的“圆桌会议”,这些人一共有9位,分别是:爱迪生、达尔文、林肯拿破仑、波明克、福特、爱默生、潘恩和卡耐基。
第五件事:打扫
第六件事:运动
即使你不做运动,只是下楼转个圈,哪怕5分钟的时间,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让你舒心醒脑,让身心得到一定的调节。
第七件事:干活
稻盛说,没必要,红尘中就是最好的修炼场。在世俗的工作中,天天努力干活就够了。这就是精进。
我们一般的思维模式都是,赶快干活,干完可以好好回家休息,休息才是目标,休息才是目的啊。
但是稻盛跟我们讲,不是这样的,休息是为了干活,干活才是主旋律啊,干累了怎么办,稍微休息一下,接着干,继续干,努力干,拼命干,也就是说,一天的主线就是干活,这样才能得到提升。
稻盛说,每一天都要极度认真。他说,这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则。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时刻都要全力以赴、拼命奋斗。
如果能做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么就能触摸到智慧的宝库,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一道门,并不断达到提升心灵、磨练灵魂的目标。
第八件事:复盘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天的生活当中都隐藏着很多的学问和智慧,等待着我们去采撷。
22. 社交,是最好的学习
他认为,吸毒者对毒品产生依赖,不是因为毒品本身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很多吸毒者,和周遭的世界,丧失了连接。
其实,戒除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上瘾也是如此,关键问题不是如何戒掉手机,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盯着手机,而应放在如何促进人际连接上,以更好的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
23. 复盘,是最好的学习。所以我据此提出了一个公式:成果=一半行动+一半复盘。
教,是最好的学习。
24. 情绪是复盘当中的一条主线,大多数人都会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之中“暗流涌动”,如果长期忽视这种“暗流”,慢慢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麻木,甚至当自己深陷焦虑、煎熬等情绪的时候,不知道原因所在,也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25. 先记录,等痛苦过后再去反思,最后提炼出相关的避坑指南。
于是她开始将愤怒与恐惧的频率转化成爱的频率。
她问自己,此时此刻,我要感谢什么?
她提醒自己,并祝福所有的病人:一切到底为止,我们一起好。
我们也可以像李欣频那样,问自己几个问题:
01 它想告诉我什么?它想让我看到什么?它想让我学到什么?
02 如果我是一切的源头,如果痛苦是由我自己引起的,那么源头在哪里?
03 我要感谢什么?
26. 把情绪当作朋友,你需要这些锦囊
01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就像罗伯特·沙因费尔德所指出的那样,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就是情绪而已。如果你不给他它贴上标签,你就能从情绪中解脱。
02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这是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中的一条。
意思是指过去的失败,反省之后就坚决把它忘掉,将精力投进新的工作。他年轻时有过各种各样的烦恼,因此觉得这一条很重要
03 按下暂停键(Stop)。
意识到情绪的时候,尽量不要和别人沟通,带着情绪只会越“沟”越不通。适时按下暂停键,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时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不明智的
04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27. 我本来就很好
你不必变得“值得被爱”,因为你就是爱的化身。真正的转变在于我们不去寻找,就知道它依旧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