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不应该天天围着学校的课程设置转,不应该完全被老师和家长的安排牵着鼻子走,而是要自己掌握主动权!
把学校、老师、家长、还有课堂、教辅统统当成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和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充分调动起来!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点“大胆”。毕竟咱们经常教育孩子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完成作业……
争取三种自主权:
时间自主权、作业自主权、听课自主权
中国的教育生态决定了实现彻底而绝对的学生中心学习模式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实际执行学生中心学习模式的时候,学生主要需要向学校和老师争取两种核心权力与一种辅助权力,依次为时间自主权、作业自主权,以及听课自主权。
时间自主权是指在早读、自习、晚修等时间里,学生能够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不被老师安排去做固定的事项。
作业自主权是指各科的作业量、作业类型,以及是否完成全部作业,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或者部分决定。这是两种重要的核心权力,我们需要尽量向老师争取,争取到的范围越大越好。
听课自主权指的是学生在上课时是否需要听老师讲课。这是一种有意义但没有那么重要的权力,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确实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需要进行调整。
但并不排除有些场景中老师的讲课内容并不适合我们,为了提高课上40分钟的效率,我们需要离开老师的讲授去干点其他事情。我们可以尝试争取这种权力。
需要一提的是,时间自主、作业自主和听课自主,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违反老师的安排,一定要和学校对着干。它们指的是我们要客观而合理地衡量学校的教学规划、作业和课程是否适合自己,从而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