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拆书,是2018年工作室崭新推出的分享方式。但是,我们不是单纯的精华摘录或动听的领读陪读,而是希望借助前人的智慧,结合作者的生活体验,获得思想上的引领、灵魂上的慰藉、以及生活中的帮助。更多想法,可以详见《我们为什么要拆书?》。在此感谢每一位读书笔记作者,他们和你一样,都在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咨询师、教师、公务员、设计师、程序员、全职母亲、大学生,但同时他们也在生活中思考、体验和成长,并将他们的心得分享给你。
这是《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著)的读书笔记。
文/葶叶子,曹怀宁心理咨询师工作室读书笔记作者
我时常在想:“幸福到底是什么?”
探索幸福的秘密,仿佛一直都是进行时。
时至今日,我仍旧回答不出来。
1. 混沌的幸福
泰勒·本-沙哈尔对幸福有一个定义:“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情感与目标统合,兼顾当下利益与未来利益。
譬如闲暇之时,我有时就会想要阅读一番。拿出一本书,一页一页地翻阅,我内心会感到安宁、舒适。感受那些仿佛带着我指腹温度的书页,闯进书中的世界,揣摩人物与事件,是我阅读时最大的乐趣。
此时的我,品读着书中蕴藏的智慧,感受着阅读带来的充实与满足,这是当下利益,即“快乐”。
一次的阅读,便能开始一点的积淀。每一次的品读,其实无形之间都在我生活里、人生里留下痕迹。我曾在迷茫之时读过毛姆的《刀锋》,追寻着莱雷的人生答案,到最后他的经历与最终答案让我明白:生活就是刀锋,但自己永远都是决定如何行走于刀锋之上的唯一因素。
未来的我,因阅读而在生活中受益,知晓如何选择,如何快乐,日后也许还能幸运地帮助到他人一点,这是未来利益,即“意义”。
所以,阅读能使我感受到幸福。
但面对如此理性的解释,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每次都要后知后觉地去分析每一个幸福瞬间吗?诚然不是。
我们想要的过程是:自然地去做想要做的事——直抵幸福。
而不是:面对一件事,考虑其快乐与意义——确认自己能否因此而幸福——决定做与不做。
因此,我需要带着我对幸福的微末理解继续找寻幸福。
2. 幸福的真谛
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一位小姐姐。
她被称为“早餐女王”。
初识她时,我惊叹早餐竟可以如此有创意、有艺术感。
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我深深地被折服。
在她的朋友圈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彰显着自己生命的色彩。她喜爱手作,不仅仅限于做出有灵气的食物,还有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蔬果。
我曾看她收集一块块破旧的木板,吃力地将它们扛回家,但不知是作何打算。之后我才明白她是要自己制作一些小小的装饰物或小房屋。
她一点一点地打造出了属于她的“狭隘世界里的小花园”,将每一分每一秒都过成诗与远方。我很羡慕,羡慕她在生活中的睿智与豁达,这是我目前无法做到的。
因此,若是无法知晓或确认自己心中所想,不妨去看看他人的世界,他人的生活。我们自身其实是一个盲区,很难窥视全貌。而他人,于自身而言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自己。
当我们开始羡慕时,就代表那里面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去看他们如何做到让自己幸福,而不是生硬地去照搬他人的幸福。
因为这位小姐姐,我开始认真思考——排除我生活中的“不得不做”后,我“想做的”是什么,有哪些。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带着这个困惑去生活,同时也觉察地去生活。慢慢地我发现在那些幸福瞬间里,褪去思维与意识,那些出自本能的、自发的幸福一直是那样的自然、简单。
在你不断去理解,去觉察生活中的幸福时,脑海里会自动同步对幸福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属于你自己的幸福概念。而纯粹,就是我的幸福概念。
泰勒·本-沙哈尔觉得:“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我喜欢色彩,所以想打算学习油画。小姐姐可以为自己打造属于她自己狭隘世界里的小花园,那我也可以画出属于我自己狭隘世界里的纯粹色彩。
少做一点“不得不做”,多做一些“想要做”——这是我为幸福生活做的一个平衡。对于我“想要做”的,我既然想了便去做,过多的思绪只会徒增不必要的烦恼。我想学油画,我就会花时间把它落实到行动中来,买画笔,买画板,买画架,买颜料......如此一件一件地,幸福的心脏就会开始跳动。
3. 幸福就在小事里
长大后的世界,想要纯粹,太难,太难。
往往我们自己想要的,在他人眼里总是看起来不值一提。
我想学油画,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这是我“想要做”的。
也许在他人看来,这没有意义,因为它不能带来任何利益,任何价值。
可我没有想成为艺术家的目标,没有想要贩卖画作的念头.......
那么,我是要不解,自疑,退缩,放弃吗?
不,我的选择不是这个。
再大的追求,再小的意义,都是要融入到生活中的,而充斥生活的是一桩桩小事。若每一次你的选择都是放弃,那么你的生活就只会剩下“不得不做”。
很多时候,需要选择的那些小事很平凡,平凡到我们觉得不做也无可厚非。可我是一个不乖的小孩,我不喜欢我的生命里只剩“不得不做”的苍白。
某一次,在柜台前看到“血糯米奶茶”这几个字,我不由得心生兴趣便点了来,可看着眼前只是用血糯米替换掉珍珠的奶茶,我其实有点失望。
就这样,一边感受着奶茶的丝滑,一边与友闲聊,本以为如此下午茶时光会如往常一般安静度过,可吃到血糯米时,我顿感惊喜,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味道。这个发现,让我一下午的心情都非常美丽。
其实,有不少好友知道我并不喜欢奶茶,所以她们都会很疑惑。
然后会问我基本相似的问题......
她:你明明不喜欢,为什么还要点?
我:不喜欢,不影响我点这个。
她:为什么,这样很奇怪啊,你可以点其它的喝的。
我:因为你们都喜欢,而且我也是在尝试。
她:???
我:那么多不喜欢的,难道都去排斥么?如果可以,试着从不喜欢里找到喜欢,不觉得很有意思么?
记得有一好友听完,回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她:......那你会吃榴莲吗?
我:......实在接受无能便不吃了呗。
她:(翻起白眼)那还说把不喜欢变喜欢。
我:(哭笑不得)我虽没想两极分化,却也没说一定要变,看心情来就好了。
说实话,奶茶的那种丝滑香醇我至今也没有爱上,但我偶尔喝的时候也并不感到痛苦。
我并不会强迫自己去做我真的不喜欢的事情。我想喝奶茶就喝了,不想吃榴莲就不吃了,虽然喝奶茶、吃榴莲都是很小很小的挑战,但我既然想做就去做。我不执着于结果,只想感受当下的过程,世事没有绝对,在“不得不做”里也是能找到幸福点。
其实“不得不做”与“想做要”之间的催化剂,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会生活的人,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因为他懂得怎样制作强催化剂。因此,幸福不是真的触不可及,它不是嗟来之食,也不是一种执念,它只决定于你怎么想,怎么做。
葶叶子简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