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63岁发表的作品《附录与补遗》上卷的后半部分,由于智慧冷俏、禅意隽永,很快单独出版,成为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本书中,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和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立人生哲学。
作品问世160多年来,被译为三十多种语言,畅销不衰,影响了无数感怀人生幸福与苦难的人。叔本华不缺著名的追随者: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哲学家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是他的粉丝。
17岁时,他的父亲意外去世,让叔本华同感人生悲苦。父亲留下的丰厚遗产,保障他不必靠哲学谋生,可以为哲学而生。叔本华认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贫困窘迫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真实的人生五味俱全,真正的人生智慧也必然五味俱全。叔本华关于人生的巧妙说法,宛如五彩宝石,在不同读者的心里,会反射出不同的光芒和感慨。
叔本华自视极高,鄙视芸芸众生,更鄙视上流社会,他生命的最后27年在法兰克福独自索居,没有职业 ,没有家庭,没有知交,散步时与狗为伴。不过,他坚信自己必得身后之名,潜心著述,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升华为人生哲学。
《人生智慧箴言》是叔本华的警世之言,也是他孤芳自赏的告白。在这本书里,他以他哲学诗人的独特风格,讲理透彻,行文意象奇峻,近乎散文诗。说它是青年的药,中年的酒,老年的茶也不为过。对于阅历丰富的人更具有特殊的魅力。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经典的力量,字字珠玑,常常让人掩卷回味,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的思维精华,可以帮助我们扫清心灵污垢,涤荡心胸,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一样,都是以生命的真诚在书写,这也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
2
叔本华认为:人固有一死,但命运各异,究其根底,无非在以下于三个属性:
1:人之所是:广义的人格,泛指健康、体力、美貌、性情、道德品格、心智及其培育。
2:人之所有:各种意义的财富和财物。
3: 人的形象: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就是名誉、品阶和名声。
这本书用了一半的篇幅,对这三个属性进行一一分析。
他认为,人的一生尽管外部环境时刻在变,但每个人的性格始终相同,一生就相当于一个主题的一系列变奏。每个人都掩藏在他的意识中,隐蔽在他的皮肤之下,直接生活于他自身之内,因此很难从外面帮助他。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幸福,是由他的个性决定的。一个人的心力,决定了他获得高级享受的能力。
心力薄弱,外在努力统统无济于事,不论是他人的帮助,还是命运的垂青,都无法让他超越局限,他只能享受平凡无奇的人生的快乐。自始至终,他依赖的是感官享受,亲密快乐的家庭生活,庸俗的社交,粗鄙的娱乐。
获得精神享受,主要依靠心力。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个性。命运可以变好,而内心丰富的人,对命运并无多求。
对于我们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客体。例如:饥饿是最好的厨师,老叟漠视少年眼中的女神。健康尤其重要,健康的乞丐比生病的国王要幸福。
身体的健康,是任何品阶和财富都无法代替的。因为:全身健康,身体组织舒适有序,因而性情安详开朗;身体健康能够带来理智清晰活跃,敏锐正确;还可以让意志既节制又温柔,因而有良知。
聪明才智之士,即使与世隔绝,也能凭借自己的思想和幻想怡悦心神。蠢笨愚笨之人,即使走马灯一样忙于社交、看戏、游玩、娱乐,也逃脱不了锥心痛骨的无聊。
卓尔不群、心灵出众,时刻享受自己的个性,会觉得大众所追求的享乐大多是累赘。就像苏格拉底在市场见到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说道:吾不需之物,何其多也。
所以,与其处心积虑地发财,不如保持健康,培养能力。钱财过多,对我们的贡献微薄。最高级的享受,是精神享受。
内心空虚,意识苍白,精神贫困,驱使人们参加社交聚会,然而参与聚会的人,正是他们的同类一一原因是,同类相投。众人一起纵口腹之欲,遂耳目之欢,千方百计、寻欢作乐,最终堕落放纵。
究其根源,正是内心空虚,精神贫困的无聊。他们来到人世间,外富而内贫,想从身外获得一切,企图用外在的富有取代内心的丰富,当然会徒劳无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