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工作的纷扰,也许是年纪的成熟,常年累月从事理性审判的我变得越来越感性,甚至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名忧伤,也会时常生出“弦断有谁听”的孤凉和落寞。
比起诉说,我更喜欢记录。
职业决定了我: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比做一个勇于争辩的人更重要。尽管事实上,我做的并不好。在一次次懊恼之后,我开始尝试用文字记录,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我撰写法律文书之外的情感。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审判十余年来,近两千件的判决之外,我记录着自己对社会,对人情,对世故最真切的解读。尽管现在回头看,有很多文字单纯且幼稚。
以前对于工作的记录都是零散的,片段的,偶发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学母校开通了一个民间公号,于是,就像掀起了一场记忆的风暴,无法阻止的过去汹涌而来,我迎接着许多抑制不住的想念、难以克制的冲动。从二食堂的夹馍到小吃街的面条,从一号楼的课堂到二号楼的自习,从宿舍里的姐妹到班级的兄弟,从煤渣的操场到朴素的校园,从长安南路到城墙脚下,再到我们分别的车站,一切的一切,都从我的笔尖流泻,汇集成一条青春的河。
活着不是为了回忆,但没有回忆的活着必定少了滋味。
我越来越喜欢记录,哪怕是思想一瞬间的火花,生活中很细微的感触,工作喧嚣之后的平静,我都用我的语言记录下来。师妹说,她喜欢我的文字,那是一种真实的美好。我毫不谦虚的接受了这句赞美。尽管很多文字的话外音是我有心无力的疲惫,是我内心彷徨的迷惘,是我无处宣泄的呐喊,是我深藏心底的情感,但,那确实就是我。
自己公众号“微伟道来”的名字是几个老友群策群力瞎想出来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基本就是字面的意思,也没希望哪天成为大V,权当是我可以公开的日记本,敞开心扉和大家诉说。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学会记录,学会生活,学会给枯燥多点颜色,以期丰富自己,完善人生。
君子之学,贵乎甚始。知易行难,难在坚持,以文字铭刻过往未来,希望笔耕不辍,终有收获。
希望能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你们。
第一次使用简书,比公众号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