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频繁的胎动促使我打开笔记本,想为我肚子里的小生命记录点什么。
本子早就买好,可是打开的瞬间,突然觉得词穷,实在不写东西太久了!
得知自己怀孕的那天,灼热的内心拍打着不安的情绪,心潮澎湃,浑身发热,整个人的感觉就如一颗被水泡胀的种子,散着萌发的热量。其实,真正萌发的是我肚子里的那颗种子,那是我期待已久的小虎。
小虎的名字我和先生从去年就开始叫了,那时我们还是两地分居。农历五月,婆婆在视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我们要孩子,看着婆婆泪眼婆娑,我数着手指头算了下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婆婆也不会在牛年抱到孙子,就跟婆婆说:“孩子我们明年要。”按照对婆婆的许诺,她的孙子自然是只小老虎了。
为了小虎的到来,我和先生在2021年剩下的半年里完成了三件大事,团聚,买房,买车。不管房子多小,在小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要有个暂时稳定的栖身之处。我们想尽自己所能,把小虎带在自己身边。既然选择为人父母,不到万不得已,养育孩子的任务应该由父母亲自完成。除了养,更重要的是育。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不断成长的父母。
为了用更好的自己陪伴小虎,我在2021年就学了家庭教育规划师。今年又做了15期春藤家庭教育规划师的助教。一个纯洁的小天使来到这个世界上,值得拥有人间诸多美好!被深深地爱过,才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才会有足够的底气与信心面对人间更多的磨练。
说实话,除了刚得知自己怀孕时那种说不清的心绪,和后面持续了没多久地反胃和不适,还有早期出血的一点担忧,我对自己肚子里的小虎是没有太多感觉的。思维偏感性的我,对每次的B超数据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只要医生告诉我孩子是正常的,我便不再对比纠结头尾,腹围之类的数据,只记得医生说小虎的腿偏长,但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小虎以后应该是个大长腿了。
我脑海里对小虎成长的认知大概是:从一个芝麻长成了一个葡萄再长成了一个橘子,现在是一棵洋葱。
关于胎动,我一开始识别不出,产检时医生告诉我:“胎动就像小鱼吹泡泡的那种感觉。”这个可爱的比喻,让我笃定曾经感受到的那种轻微的动感就是小虎在动了:一天,我从椅子上起身,靠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感觉肚子里面轻轻地动了两下,我告诉先生:“小虎在动。”先生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我,随后一个拳头轻轻敲在我的胳膊上,先生说:“小虎在动”,接着两个大人便你一拳,我一脚玩的不亦乐乎!
前天在家休息的时候,放了几分钟《龙猫》里面的伴奏乐,轻快的音符跳过,我感受到了肚子里明显的动感,那种频繁的轻动,带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种轻轻的动,让我意识到小虎是我的孩子,可以和我交流互动,而不是一只躺在我肚子里的洋葱。
接着我跟妈妈视频的时候,小虎会动,我跟先生说话的时候,小虎会动;我在车里听广播的时候,小虎会动。小虎最喜欢在我吃过午饭后和晚上睡觉前动,有时候闲下来,我会放段冥想音乐,逗小虎动。
或许是子宫压迫心肺的缘故,每当小虎轻轻的动作给我传来喜悦的时候,就会有种无法形容的不适从心脏的某个部位传来,我说不出那种感觉,不明白那种感受是肌肉层面的还是情绪层面的。最早有这种感觉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有次换上一件粉色的新衬衣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不适,后来每次换衣服的时候,我几乎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近三十年的岁月长河,每次换衣,借着那股轻烟一样绕过的不适,我经常会幻想自己的生命故事:从开到终结,历经人生的洗礼,披一身岁月的袈裟,穿越茫茫人海,最终卸下所有,拂去心中的烟尘,消失在人生的尽头。
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才会呼唤出更多的感知与思考。
小虎的胎动,带给我的喜悦和心脏中那烟雾般飘过的不适,时刻提醒我,为人母这场修行已经开始,这个小生命是我孕育的孩子,但是不属于我,我和他,就如岁月披在身上的袈裟,要相伴走过一段旅程,然后各自放下。
所以,在属于我们的旅程里,用更好的自己给他更多的美好,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不断成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