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这位主讲师是公司多年的培训总监,讲起话来总是慷慨激昂,冷不丁高喊一嗓门,有时候在我耳边盘旋的瞌睡虫都不得不被吓跑,省了我不少咖啡钱。上课第一天,他就兴致勃勃跟我们说他刚做完癌症肿瘤切除手术就迫不及待回来上班了,因为非常想念讲台,还乐呵呵展示了他腰腹的手术疤痕。“我的医生如果知道我今天就回来上班,应该会非常不满意。”这个台湾老头笑着把眼睛眯成了月牙,“哦对,我夫人也再三叮嘱我上课说话小点声,不过我觉得比较困难,因为这是我的风格。” 风格的确是够鲜明的,让好不容易找到借口逃班出来培训的我过得比上班可是累多了。
上课的第二天当我踩着开课时间端着酸奶杯冲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位陌生的女性面孔,非常温柔地冲着我们笑着。后来知道这位就是老师的夫人Lynn,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的话不会被丈夫听进去,于是就跟过来全程监督。她完全符合我对台湾女人的印象,安静温婉,礼貌有加。她介绍自己是一位作家,主修的是文学专业,最近的创作主要是一本诗集,内容反映了文学和科技的结合,灵感来自高科技密集的硅谷。我当时边嚼着燕麦,边擦着嘴边的奶渍,边疑惑着文学和科技如何被和谐地揉捏进诗词作品。
中午吃饭的时候在厨房正好碰到她在为丈夫准备午餐,于是坐下来和她聊了两句。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文人,虽然老公是IT业界的工程师,但是她却完全不懂细节,只是把这边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简单统称为高科技。她有自己的散文集,自己的诗集,自己的绘画和音乐创作,自己的logo。而她对面的我,是个理科思维主导、人文素养严重缺乏的患者,实在是不太明白硅谷到底能给一个诗人什么灵感。
她跟我讲,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其实受到了很多宗教文化的影响,如今世界的科技发展被美国引领,而这种发展也被美国人传统的宗教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很多科技的产物和人类的信仰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光科技这么发达。可是你知道吗,圣经中,有很多篇章都表达了对光的崇拜和追求。” 她用夹带着文人浪漫气息的眼神看着我,笑吟吟地说着。
我并不是一名天主教徒,但是的确也听说过圣经中“神就是光”的经文。回想自己走过那么多教堂,建筑里独特的光线设计,总会让神像沐浴着暖光。或许,人类本性有着一种对光非常原始的崇拜,这种崇拜被反映在了文化里,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不知不觉地推动着科技的船只前行。其实,何止是科技呢,现代政治意识形态或许也是宗教文化的一种体现。前几天刚看了一篇文章,说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基督教千禧年观念有着一定的对应--“伊甸园对应原始共产主义,偷食禁果堕落对应私有制开始,末日对应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最后阶段,耶稣再降临代表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觉好像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了点新的发现。
“还有,你可能也会发现在宗教中女性是处于弱势,鲜有女性来主导教会的发展,或许现代科技可以给出一些答案。”其实,不光是欧美宗教,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男尊女卑也是根深蒂固。我们从小被教育男女平等,老师都会说,男尊女卑是文化中的糟粕。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这种思想会不约而同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出现。我对面的这位安静的中年女人,不紧不慢地跟我说,现代科学有研究发现,男女的脑组织是不一样的,男性的较为紧凑,女性的较为松散,所以女性会更感性,会受更多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思维的跳跃度会更高,而这点会在很多时候影响客观的决断力。但是社会其实一直是受到权力主导,当权的人需要更多缜密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所有,有的时候,科技对文化有一种隐约的、间接的印证。
我虽不能说她的话百分之百是真理,但是确乎是有一些道理的。我在理科世界混迹了太多年,周围鲜有文科生,所以那天的对话让我觉得分外惊奇而震撼。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当年的励志金句如今变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柄。可是回头想想,这股教育界的理工浪潮其实和上个世纪末的科技浪潮是同步的。不过,当我们享受着这股繁华的、剧烈的大浪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忽略了那股浅浅的文化清流呢?Lynn也说台湾前几十年太注重科技的发展,而没有考虑文化的跟进,导致现在总是有强烈的冲突,“就像有的人强调一定要享受先进的技术,一些人却巴不得要回到原始社会”。
“我真不希望大陆会步台湾的后尘。” Lynn边说边打理着自己的餐盒,然后和我道别。
我其实心中一阵尴尬,因为我觉得至少在教育上我们已经有严重的倾斜了。数学老师会踏着音乐课的铃声进教室,姗姗来迟的音乐老师在看到数学老师之后会知趣地离开,完全不顾全班同学可怜巴巴的眼神。美术课会被同学们会自动当成自习课来上,为了晚上早睡一点,老师在上面介绍着Dali如何用扭曲的时钟表现人类内心的狰狞,在下面大家都在被美术书盖住的草稿纸上默默推着物理公式。
很多年后,我去到Dali住了几十年的Cadaques,由衷感叹自己多年的愚钝。当我坐在沙滩上,看着清澈的海水,看着海中灵动的卵石,看着远处似人,似马,似断臂,似残肢的礁石,那种不规则,那种无拘无束,想必给了Dali无限的灵感。落在纸上,看似荒诞的画作,却都蕴含着无限的力量,那是人类本性的释放,那是人文的震撼之所在。这种力量是一种似空气般的存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它。如今身在硅谷,沐浴着最温暖的科技之光,但同时,我们也在吸吮着文化的清新氧气,它们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