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命苦的女人,遇到的人都不好,年轻时就被一个叫周朴园的男人抛弃,后来又嫁过两次,有三个孩子。最后孩子也离她而去。她就是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鲁侍萍。
《雷雨》剧尾把鲁侍萍的结局处理为疯
了,呆了。与结局处理为“死了"比较如何?
这是我在课上留给孩子们思考的问题。
关于《雷雨》中人物的极端和矛盾的复杂关系,曹禺先生坦言他是在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们读到剧中鲁侍萍的一生遭遇,会为这个女人感到痛心不已,如果她死了,我们可能会轻松些,因为她活着真的太累了。可是作家给她的结局是疯了,傻了。有一种说法解释,来自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对此,我表示深深鞠躬,不评对错。
这个说法是———
一个女人,一个底层生活中的女人在一个那样艰难的特殊社会里,难有大顽强精神,孩子是她在婚姻和生活的灾难之后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死,对于底层小人物来讲,再平常不过,即使鲁侍萍死了,这种死也会平淡无奇,甚至无人问津,不会有媒体报道,最后它会随着时间被人们渐渐遗忘。所以作者就让她疯了吧。鲁侍萍的疯,会让人们联想到那个压抑的时代,长期的压迫,人的情感得不到好的宣泄口,致使他们心灵扭曲,精神崩溃,而这些正是够让人疯掉的。死或许可以解脱,因为:死了,就一了百了。然而曹禺先生很残酷,他是让人活着,却使她的灵魂灰飞烟灭,这是一个人的最大悲剧,灵魂没了,肉体在行走。与流芳千古的伟人不同的是,他们肉体灭了,可灵魂还在。这样的结局让我感到一身惊悚,肢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残疾。曹禺先生对鲁侍萍的结局处理我由一个人看到了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样子。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精神上都残疾了,都成了行尸走肉,那该多么可怕,让人直冒冷汗。
在其它文学作品中也出现过“疯女人"的形象,如《简.爱》里顶楼上的那个女人—伯莎。对于伯莎这个形象有很多一些文字的评析,说是有一些赋予的特殊意义的。所以我想以上关于鲁侍萍结局的处理的解释,不管与作家的创作初衷是否一致,至少可以大胆猜测这是作家写作时的潜意识的表达吧。有种说法是“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当现实社会无法找寻到好的出路时,作家一定会在作品里或多或少地勾勒着自己的温柔乡。或许鲁侍萍所面临最后的生命的绝难也是那时曹禺所面临的不易的生活境地。更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所有过得压抑和辛苦的人儿。
提到压抑,辛苦的人儿!便令我想到了曹禺先生的经历。我想一个伟大的作家的创作,一定与他的生平经历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正所谓,人生如戏,戏似人生。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年轻时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残酷现实。他的父亲娶了三任妻子,他的生母生下他才三天就故去了,母亲的去世在他小小的心里种下了孤独和寂寞。曹禺的父亲脾气暴躁,跟孩子的关系也处理不好,尤其是和他的哥哥很不和,仇恨很深很深,哥哥三十几岁就死去了。尽管父亲喜欢曹禺,但是他很不喜欢父亲。父亲四十多岁就赋闲在家,常常抽一夜的鸦片,作息时间很是乱。整个家沉静得像座坟墓,十分可怕。而那时曹禺在上中学。先生在回忆中说:我少年时候,生活上一点不苦,但感情上是寂寞的,甚至非常痛苦的,没有母亲,没有亲戚,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交谈的人,家里是一口死井,实在是闷得不得了。
于是,读书与写作成了他最好的宣泄口。而《雷雨》是他的第一次宣泄,是他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第一声呼喊!
有人曾屡次问过曹禺先生关于《雷雨》的两个问题,其一是《雷雨》是怎样写成的,其二是为什么写的。对于第一个问题,曹禺回答"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别人,这里应该是指读者们,那些人给下的注释: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可是曹禺先生却说: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在我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他曾在《痛苦岁月(一)》中写到:
“四人帮”统治的那段岁月,真是叫人恐怖,觉得自己都错了……后悔不该写戏。
创作《雷雨》时曹禺先生有一种隐隐的感情和情绪上的涌动。他想表达的可以是一个大的宇宙秘密,也可以是命运的安排或者也可以是某种神秘的力量。那是作家写作的一种情感上的迫切和心灵上的憧憬。
《雷雨》可能是家庭和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孤独,寂寞,压抑而又无法找到出口的最好的心灵安放的港湾。
读过课文中《雷雨》节选后,来自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的心声:
这场雷雨中,谁最真?
文/王清源
第一次接触《雷雨》这个故事,就觉得这是我读到的人世间最荒唐的爱恨情仇。《雷雨》之中,我认为鲁侍萍是真的,她要说,要说这三十年来经历的艰辛与磨难,鲁侍萍不掩饰,她的言语、她的泪水,甚至是毫不犹豫地撕碎周朴园的钱,这一切都是的真实表达,一个弱女子最真的反抗!即使不堪一击。
第二次读《雷雨》是通过影视作品。我发现,《雷雨》片段中,周冲更真!虽然周冲在剧中的文字描写是那么的寥寥无几,但我以为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是唯一能让我感兴趣的人。那个单纯的少年如同他身上的那件白衫,是那么白,那么真。他不会钩心斗角,不懂尔虞我诈,一句“爸爸,这是不公平的”道出了多少正义!这是周朴园直接开除鲁大海,而不对鲁大海采取任何补偿而感到不公平吗?还是觉得就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赶走鲁大海而觉得不公平呢?而我觉得周冲愤然由中门下时感到天地本无公平可言。周冲,一个傻傻的爱着那个在自已心里清纯又善良的女仆——四凤,他只知道爱情很简单,没有界限。阳光照不进偌大的深宅大院,可他的心却很暖。可惜的是这个暖男人却没有好的未来,着实令人心痛!
《 雷雨》!好一场雷雨!好一个用雷雨也冲不清的孽缘!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缘变成了孽缘,牵连着下一代悲情,那条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线”,那个三十年以来的爱恨情仇,那个三十年以来的撕心裂肺,那个三十年以来的痛苦煎熬,终于在262800小时后尘埃落定!
附文:今天是母亲节,而鲁侍萍是一位几个孩子的母亲。
(修改于5月13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