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问问身边的朋友,谁在自律方面最出名,得到的答案,八成是罗胖罗振宇。这个胖子,用每天60秒的语音,已经征服了很多粉丝的心啦。
从他开始,一直到最近,练习即兴演讲的人是越来越多,模仿他每天60秒演讲语音打卡,已经成了是小圈子里的风气。
我算是后知后觉吧,现在加入这个行列30多天,对这种打卡模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把我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问题一:演讲一到后半部分就卡壳
相信刚开始进行打卡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演讲的前半部分说的很流利,后半部分就开始卡壳,伴随着“嗯”“啊”之类的口头语也增多。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般情况是我们默想了一个模板,然后根据这个思路来演讲。但说到后来,就忘了说什么了,临时组织语言,就会有卡壳现象。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临时记忆,想不起来时还容易紧张,更加想不起来该说什么。
我最开始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打草稿,这是一个笨方法,但是很好用。自己一边说,一边记,最后按照草稿再讲一遍,这样就不会出现忘词的现象了。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两大问题,一就是练习演讲已经很反人性了,再打草稿那就更反人性了,能坚持的人不多。二是根据草稿进行演讲,还算是真的演讲吗?应该算是朗读吧,练习演讲的效果就减弱了。
我给出的最终建议就是记录关键词。大家看主持人主持节目时,总会拿几张手卡吧,那里面其实就记录了关键词。所以,我们在最开始练习即兴60秒演讲时,先打腹稿再记录关键词,最后根据关键词演讲,就不容易出现遗漏而卡壳现象了。
问题二:控制60秒很难
罗胖每次说60秒语音,都是刚好60秒。他自己吹自己是目前为止最会说60秒语音的人,我是真的服气的。因为只有自己亲自打卡体验时,才知道想保持正好60秒把想说的说完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就算我打了草稿(不提稿件质量),照着读,想保持正好60秒结束都要反复练习几十遍,而只看关键词说,每次的话可能都有细微差别,想这好保持60秒,那可见真功夫了。
我通过自己练习和听罗胖的语言,总结出几个有助于帮助顺利完成60秒的技巧。
技巧一:巧妙加入自己口语。这个口语不是“嗯”“啊”之类的,而是自己可以表达独特方式的语音。比如罗胖常用“诶”这个音。
技巧二:说废话。这里的废话可不是随便加的,而是加入这句话,不能改变原有演讲的意思,还让大家听着更舒服。比如罗胖常说类似“你想想看”、“在我看来”之类的话。
技巧三:把握演讲结构。别小看60秒的演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罗胖以前常用关键词XX开头,结尾处再重复一次关键词。这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啊。虽然他现在更改了这种演讲方式,但也经常能看到他开头强调观点,结尾再次阐述的方式。利用这种演讲的万金油结构,不仅让演讲更充实,还让演讲者更容易把控时间。尤其是可以学罗胖耍滑头,如果演讲内容稍长,就把开头删了,形成分总结构,那也是可以的。
问题三:结尾仓促
我自己练习时就感觉自己结尾弱,总是仓促结尾。而在一次点评群里伙伴的演讲打卡后,发现这是大家的通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最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些新手,不会利用演讲结构。上一段已经说了,我们可以利用总分总这种万金油结构来演讲,甚至可以去掉开头,但是结尾必须是总结。
我特意查了罗胖的近30次打卡语言,除了推荐专栏那种,演讲结构不同,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以总结结尾。这样的好处时结尾处听众更容易记住结论,也就不会显得结尾仓促了。
结尾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60秒语音太短,我只介绍几条比较适用的结尾。
第一、总结观点。
顾名思义,我们在演讲前打腹稿时,最先做的就该是确定演讲主题,也就是自己的观点。如果实在没有好方法结尾,那最后可以再次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
第二、设计金句
金句就比较难了,比较需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还要呼应主题。关键词里,甚至可以把金句整句都写进去,让自己的结尾更饱满。
第三、积极呼唤
这种结尾比较小众,可以号召听众相应某件事等等,前面演讲论述充分,那么积极召唤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结尾效果。
即兴演讲是写作外另一种被大众认可的学习方式,坚持练习就会收获满满。有了上面几点妙招,你是不是想赶紧体验一下效果如何呢?欢迎大家给我留言交流演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