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七一岁半。我是母乳喂养践行者,所以七的抵抗力一直不错,很少感冒发烧,就算有,好得也快。这次突如其来的“呕吐+低烧”,让我懵圈了,措手不及。最近护理工作接近尾声,心稍稍放下来了,决定把这次经历写下来,给宝妈们做个参考,实战干货,欢迎指教!
9.9 吐得离奇 没在意
中午午休起床2点半左右,七和往常一样,精神儿足,就是突然吐很多。我想着是不是中午的红菇太硬了,不好消化,反胃,又或者是刚刚吃了奶就激烈运动,所以吐了。这是出生到现在,吐得最夸张的一次,她从小到大都没吐过,连吐奶都很少。清理完残渣,我怕她刚吐完会饿,喂了水,还喂了点小馒头小包子,过了一会儿又吐了。清理完,喂了水,没再给吃东西了。
我陪她带着小自行车下楼玩。碰见她的小伙伴,一起玩,七很开心,还生龙活虎着。出小区大门时,风很大。七跑得很快,摔了大大的一跤,大哭,幸好没摔破皮,哄一会儿就好了。
百度说,呕吐要禁食4-6小时再进食。所以我这次学乖了,中间除了喂水没给吃别的。晚餐特意推后时间吃,吃了中午的红菇粥,没食欲,没吃几口。我冲了补盐液给她喝,怕脱水。
晚上睡觉频繁醒来吃奶,半夜一点半左右的那次奶吃很多,吃完难受地哭了,作呕状,然后吐了。身体温度略高于平常,不过我没太在意,也没给测具体几度。清理完呕吐物,喂了水,耐心哄睡觉,但是入睡比较难。
我一夜没睡,清晨起来煮了点小米粥。
9.10 卫生所医生误诊
早晨,七照例六七点醒来,找奶吃,吃了点奶,喝了点水。拉了很多很酸臭的有粘液的便便。早餐吃了点小米粥,依然没食欲。午餐继续吃小米粥,都吃的少,午睡照例边吃奶边酝酿睡觉,迷迷糊糊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吃奶又吐了。我有点懵了,叫来书房的七爸,请他帮忙一起清理,吐完喂了点水。拉了,继续是酸臭味有粘液的便便,量没有早晨那次多。我们决定去社区卫生所看看,我请七爸去小区门口等我,我先给七的便便取样,去楼下的门诊问问看能不能做便常规。
被告知便常规不能做之后,我们去社区卫生所。医生询问了些情况,让给测体温。七非常不配合,大哭不止。好不容易测好了:37.5,低烧。医生断言:着凉引起的发烧感冒+秋季腹泻。
我说她不怎么拉肚子的,主要症状是呕吐。医生说呕吐和腹泻是一个情况。我也上网查过,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前面的症状是呕吐加发烧三天,然后开始腹泻一个礼拜以上。医生开了病毒感染的药,七哭闹着不让我靠近医生不让我问医生话,导致我没看清他开的抗病毒的白色药丸是啥名字。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虽然模糊地知道,病毒性感染可以靠自身免疫的,但是在七大吐几次吃不下东西的情况下,该吃药也得吃。医生开的药里有抗病毒白色药丸(不明),有利巴韦林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和蒙脱石散。
回家后,贴退烧贴,继续喝水。期间,我电话跟闺蜜说了七的情况,那些药我不太懂,所以问问她心里比较有数。下午四点多五点左右(比平常晚饭时间早一些),喂奶,喂完奶观察一会,不吐的时候,喂了点药,按医生要求的份量混一起兑点水,只是利巴韦林我没加进去,闺蜜和我都不太明白为何医生开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又开了利巴韦林。
喂完药,喝了水,玩了会儿,状态还好。洗澡后七八点左右,又喂了点小米粥,能吃几口,但依然食欲不振,很快推开不吃了。睡前量了体温37.3,抱着哄睡。睡得不太安稳,不断找奶吃,又没吃几口。半夜12点多吃完奶,哭了,那个哭声很特别,应该是反胃作呕难受哭的,我知道马上要吐了,赶紧把她从床上抱起来,让她趴我肩膀上比较好吐一点,没等我把备用毛巾准备好,她就稀里哗啦的吐了我一身,黄胆水都吐出来了。赶紧去叫七爸起来帮我收拾下,然后我又喂了点水,冲了一小袋补盐液给她喝。吐的这段时间,尿很少,喝了补盐液才尿。换完纸尿裤后,我继续安抚她入睡。
9.11 血常规 细菌感染
天一亮,我就打算上医院验血,第六感告诉我,这根本不是秋季腹泻好么,果断不再吃药。这两天两夜没好转又一直吐,必须得做血常规,才能安心。
早餐时间,我妄想喂她点白粥,不吃。勉强抿一小口后马上又吐了。吓死我了,草草收拾下,赶紧上医院。
路上有热心的宝妈跟我说了关于轮状病毒感染的一些情况,另外提到只有做便常规才能确认是否轮状病毒感染。我心里在想,她都不拉臭臭怎么做便常规?
厦门市第二医院,上午9点多,儿科急诊门庭若市,我们排了队挂了号,前面还有30几个在排队。七在医院候诊的时候,状态很不好,体温不断上升,昏昏欲睡,没精神,哭闹粘人。不得已,我去问导诊,能不能提前问诊,并描述了七的情况。导诊护士给测了体温,听了心跳:38.3,心跳略快。但是,依然不能插队。她抱歉地说:“宝宝发烧本来心跳就会快一点,另外,体温还没达到38.5以上,也不能吃退烧药。”继续干等,不知道几时才能轮到,权衡之下,我们决定回小区楼下的门诊做血常规。打车回来的路上,七状态依然不好,乱发脾气,哭闹。
好不容易到了,医生简单问了几句,我说得特别详细,生怕漏了什么。从着凉感冒,秋季腹泻,到肠胃问题等等,我都一一作答,认真描述,并说明来由:验血。
医生开了单,我们去验血了,结果很快出来。炎症引起的发烧,不是病毒感染,是细菌感染,白细胞高出正常值很多(长期低烧一般有炎症)。医生说,只能抗生素。我抱着七,愣住了。虽然我万般不愿意听到抗生素、消炎药,可是,此时此刻,我知道,细菌感染只能吃抗生素,份量还一定要足,才能彻底杀死细菌,不产生耐药性。医生给开了专门给宝宝吃的三代头孢克肟,还草莓味的。
我问医生,七吃不下东西,一吃就吐,这种情况怎么喂药。他说,吃点能吃的,比如奶,几口就行,吃完观察下,不吐的话,再喂药。如果,喂了药也吐出来,立马送儿童医院或第一医院的儿科,不能耽误。我听得心惊胆战,心里一直在祈祷:药一定不要吐,一定不能吐!
回来喝了水,温毛巾擦身子降温,吃了点奶,没吐,喂了药,不怎么吃,连哄带骗勉强喂完药,也不吐了。我悬着的心总算安定下来,然后安抚哄睡。午睡起床,退烧了,精神了点,吃了点白粥加盐,没吐。我陪着她玩,状态越来越好。晚餐我吃土司,她吵着也要吃。我抱她下楼去安德鲁森买,小盆友的鲜奶土司没了,就买了胡萝卜土司。一路吃回来,嘴里一直说“馒头真好吃”。吃了快一片土司,就着点稀稀的小米粥,吃了好几口。然后喂了药。能吃点就好,慢慢来,别一下喂很多,怕娇嫩的胃承受不住。这得循序渐进地吃。
直到睡前都是正常体温,奶睡,睡得比前几夜安稳,但是夜里有两次翻来覆去,两次摸头都比较烫一点,我就起来给迷迷糊糊的她喂水。好在这两次的体温都降得很快,很快出汗,换好衣服继续睡。
9.12 恢复期第一天
一早醒来,正常体温。喝了水,吃了点土司,精神状态很好,活起来了,但是小胳膊小腿小脖秒瘦一圈,称了下,瘦了一斤。
关于抗生素头孢克肟,我虽然抗拒,可是既然吃了,就应该足量,上次着急也忘记问医生要吃几天,医生写的看不懂。七吃两次,似乎好了。我在想还要不要吃,吃多久。跟闺蜜聊完,我决定再吃一天的量巩固下。
早晨,我煮了山药小米粥,她不吃。这次生病,特别抗拒粥类的食物。嘴里吵要着吃面面。好办,想吃就好。因为生病要吃得清淡点,我就用邻居送的无污染手工面加虾皮西红柿丝瓜煮,面捞过还有点咸,西红柿酸甜,丝瓜清甜,虾皮淡盐。能吃一半儿了。今天尿特别少,又很黄,午睡前我给吃了补盐液,吃完马上尿了好多。晚上,她还要吃面面,煮的丝瓜鸡蛋面,也吃了一半儿。午餐后、晚餐后都相继吃了药。洗完澡,这一夜,睡得不错,没再烧起来。
9.13 状态开始更好了,吃得也慢慢多起来了,尿也正常了,就是两天没拉了。还有,生病后特别粘麻麻的neinei。
9.14 一天更比一天好,傍晚终于拉臭臭了。请闺蜜帮我看了益生菌,服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可以吃点益生菌增加被抗生素杀死的有益细菌数量,提高免疫力。另外,秋季换季,也可以吃点益生菌,调理肠胃,增强抵抗力。
病后调理是一项大工程,好在小宝宝的状态是最不会说谎的,焉儿了就是焉儿了,好了就是好了。好转的速度和程度让人惊叹。这不,回外公外婆家的这两三天,吃好喝好玩好睡好。掂掂体重,应该是养回去了,那秒瘦的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