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从小把她放在姥姥家寄养。
这个女孩子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情绪极度戏剧化的人。
会冲动消费,一次淘宝八万多。说走就走的旅行,突然消失不见,两天后出现在印尼的海滩。说爱就爱,和年长自己27岁的已婚男士热恋,轰轰烈烈,却在半年后又分手。说离职就离职,每一份工作都不能干的长久。
还有一个女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从小把她寄养在奶奶家。
这个女孩子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行为极度失控的人。
暴饮暴食,吃成一个大胖子。然后,自虐式减肥,几乎搞垮了自己的身体。初中夜不归宿,暑假短短两个月,接连谈了两个男友,都发生了性行为。一言不合便与父母剧烈争吵,几次站在阳台上差点跳下去。
(特别提示,父母外地工作或隔代抚养,与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并无绝对或必然联系。)
这两个女孩子,虽然表现各异,但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无论做什么,她们内心都非常不快乐。花再多钱不能带来快乐。谈恋爱不带来快乐。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让人快乐。
其次,她们似乎找不到真实的自己,那种生命的空茫感,仿佛心灵的底色如影随形。所以常常是,即便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内心也能感受到绝望。心里好像永远有个洞。
第三,因为缺乏真实的自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对想象出来的被抛弃有过度的恐惧。常因由恐惧激发出剧烈的情绪。于是生活成为一片情绪起伏的汪洋大海,每个时刻只能由当下的情绪状态来引领和主宰。
这就是边缘人格,以极度的不稳定为特征。
比如自我意识的不稳定:今天可能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明天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遇到挫折立刻感到绝望甚至被迫害。
还有情绪的不稳定:兴奋和抑郁的转换速度快,且程度剧烈,超出了一般情绪变化的范围,达到情绪的极限。兴奋可以是十分,抑郁也达到十分,其间张力巨大。而平常人可能只是在三四分之间上下摆动。
此外,人际关系的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爱之奉为神,恨之欲其死”这样极端的心态。有比如这样的表现,一见面就付出,热情如火,迅速和人结成亲密的关系,觉得对方是最理想和最完美的人。之后又因为一点小事情彻底翻脸,拉黑对方,厌如魔鬼,老死不相往来。
因此,边缘人格的人群,可能在外人看来是这么一群人,
——她们具有戏剧化的情感和情绪, 而且不隐藏自己的情绪和脆弱,因此真性情表露无遗,很令人心动。同时她们很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令人一步就接近。
——但她们却是非常难相处的一群,可能极为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容易情绪爆发,是“很作”的那一类。
如果不是因为爱太深,或自己也有受虐的意愿,一般人可能很难长时间容忍边缘人格的伴侣。即使一直坚持和维持,可惜的是,边缘人格倾向于不忠诚,并且很习惯主动抛弃,所以亲密关系往往很难长久。关系终结,对于大部分边缘人格的伴侣来说,也许不是坏事。但是对她们自己而言,只是某种行为模式或者宿命的悲剧性重复。
边缘人格者内心其实非常痛苦,在折磨他人之前,自己可能先已千疮百孔。所以,常见的是很多边缘人格者会自虐,自残,自毁。
谈及自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清醒地堕落,比如在一件事情即将完成的时候把它破坏掉,比如追求一个目标,即将达成却突然任性放弃。这些都是变形了的自毁行为。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是很需要帮助的一群人。长程的、以年为单位计数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或许会带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