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是由13篇短篇小说构成,所以可以弥补没有脑容量看《三体》,而又想了解科幻的泛科幻迷的遗憾。
我讨厌写那种每篇文章都介绍一遍的剧透式推荐,所以接下来我将带你领略的是一个由大刘写《三体》之前的脑中构思三体世界观的雏形,可能这有利于你探索《三体》。
科幻小说的意义
在这里先解释一下科幻小说的意义,其实科幻小说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请自行百度),但真正能给人震撼,拷问人心的是硬科幻。因为硬科幻是在整体符合宇宙规律,只是条件还没有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未来(与历史相对)小说。对未来的未知,可以使科幻小说家的触脚伸向无边无际广垠的宇宙,这份好奇是科幻小说家的源泉,但这并不是他的意义所在,就像历史小说的意义是以古鉴今。硬科幻小说因其是“未来既定事实”,小说中的问题,也会成为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所以科幻小说家就是充当一个面壁者的身份。将科技与人性结合,探讨他们之间的冲突,科技的发展具有双面性,人性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可能一成不变,那么变,又该怎样变?这就是科幻小说的意义所在,像历史小说一样警醒世人,只是硬科幻小说是未来的历史。
大刘的《2018》
相信理解了科幻小说的意义,就不难理解大刘为何总是用冷冰冰的事实去叩击我们心灵,而他却在一旁冷眼相看,因为他正是一位早已经历了冷冰冰的事实的面壁者。
这部小说中有,
科技的发展,如基延、冰冻生命;
宇宙的未知,如暗物质、外星球文明;
哲学的博弈,如贫富差距处理、孩子与社会的关系;
人性的探索,如人是凌驾于动物之上还是与其和平共处、该不该抹杀孩子的兴趣;
文明的相处,如弱国的外交、文明的征服;
这些不是未来,是从几十万年前,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就有的,只不过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大刘这个“不嫌事大”的“旁观者”,将问题扯到未来,扯到人类无法通过逃避来解决的局面。这时候人类该怎样抉择?
你可能觉得《2018》中全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你要是看了就会发现有些卑劣人性其实已经初见端倪,只不过稍微被夸大了一些。
未来,科技是与人性的摩擦
科技的进步,必然使人性完善,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如何完善人性,这不是大刘一个人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类的事情,那就让我们来目睹大刘笔下那个人性与科技蹦出火花的末日时代吧!
当然《2018》中不完全是黑暗的,也有积极的畅想。
“为了部落”(引用《魔兽》)你也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