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开篇就告诉大家,如果一个礼拜里的1~2天由祖父母来参与养育的话,那么对祖父母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超过5天都是由祖父母来养育的话,这会对祖父母造成压力和负担,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
第一章,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早期发展。实际上很多人忽视了孩子在0~5岁时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大脑在宝宝出生时就有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当你的孙子、孙女接触到大量的生活经验时,连接的神经元数量将迅速增加,大脑结构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在孩子1岁时,脑容量会翻一番,新的连接以每秒超过100万的速度形成。”就是你要知道,你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每一秒钟他的大脑当中就会增加100万个神经元连接。“在个体成年早期,大脑将拥有超过100万亿个连接,其中有90%是在5岁前发育完成的。在25岁以前,大脑依然存在着活跃的变化。”
在祖父母参与的0~5岁的过程当中,孩子将完成大脑90%的神经元连接数。
从儿童2岁开始,大脑不仅仅建立连接,还执行‘整理’功能,通过‘修剪’,清理未使用的大脑连接。
大脑发育有如下几个阶段,我们来看看这个相应的标准:
0~6个月的时候,大脑要发育到通过自主反射刺激感官和运动,那么关键的技能就是翻滚,还有把头抬起来,就是头部的控制,这是0~6个月要做到的;
6~8个月的时候,大脑要能够感觉刺激运动,所以这时候他要学会腹部贴地,缓慢地爬行;
8~14个月的时候,他应该学会攀爬,蹑手蹑脚地移动;
12~18个月的时候,要学会行走,这个时候大脑的发育就是运动能够刺激感觉;
18~24个月的时候,也就是1岁半到2岁的时候,他的大脑要能够平衡和姿势得到改善,就是他能够修正自己的姿势,能够找到平衡,这时候他的动作需要能够双手悬挂,能够跑步;
2岁到2岁半的时候,运动有助于加深儿童对自己身体、空间和时间的理解,那么他需要跳跃、左右腿换着站立,每条腿保持平衡1~2秒;
2岁半到3岁时,他要开始说话,惯用手开始发展,单腿站立能够超过5秒钟,眼球运动控制,控制眼睛平稳地移过身体中线,掌握2~3个单词的短语;
3~4岁的时候,孩子要能够开始形成复杂的运动模式,熟练地接球和投掷,跳跃,熟练地握笔,握笔就代表着精细的动作控制;
4~5岁的时候能够读写、跳跃、齐步走,画一个完整的人,完成4~5个连续的指令。
接下来,讲陪孩子运动。
5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需要3~5个小时的运动。孩子控制身体有一个规律,首先要学会控制大肌肉,才能够学会控制小肌肉。所以从控制身体,到控制铅笔,到能够在椅子上坐定,能够专心地学习,这些都跟童年时期足够量的运动是有关的。
多运动,最好光着脚。
科学家把脚叫作宝宝的第二双眼睛,他的脚是能够摸索到这个地面的。
然后进行眼部的锻炼,进行眼部锻炼的时候,可以把一个东西从左边挪到右边、从右边挪到左边,让他转头、转眼睛。
比如说盘子里面放几个东西,然后拿走一个,问他哪个东西被拿走了、这里边少了第几个东西、少了哪个颜色的东西等等,这是记忆的游戏。
还有配对的游戏,谁跟谁是一对、哪个跟哪个是凑在一起的,这种游戏的玩具也很多,也可以自己发明。
还有红绿灯的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然后现在是什么灯、现在可不可以过,大人跟孩子一块儿去玩这种简单的游戏。
第二件事叫行为塑造
塑造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种情绪调节大脑的连接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这里边有几个词很重要:可信赖、可预测、稳定的家庭环境。
当一个孩子对于周围的环境无所适从,找不到稳定性和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该如何规范。所以稳定、友善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是很重要的基础环境。
培养孩子的适应力,就是提高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的孩子,适应力就越强。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呢?就是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告诉他这件事做得对,并且说为什么。自尊水平提高了,他的适应力才能够提高。
几个关键词:始终如一、富有耐心、快速应变。
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温柔,温柔而坚定。然后有耐心,看到孩子做错的事,我能够有耐心地包容;做对的事,我能够有耐心地立刻指出来。
孩子在对你产生需要的时候,你要能够快速反应,而不是对孩子冷战。
其实我们需要处理孩子的情绪,需要对他的情绪表达理解。他的要求你未必要满足,但是你需要认同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很着急,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东西,我能够理解。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感觉-运动整合问题(全称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能力,即人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感觉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做出积极反应的一种能力)应该怎么做呢?
0~12个月的时候,对于孩子的求救、哭喊,我们要迅速反应,让他有安全感。
1~2岁的时候开始建立规则惯例。
在孩子的生活当中,尽量少说No,不如告诉他哪些是Yes,哪些是可以动的。
在1~2岁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多运动、保证睡眠,等等。
在2~3岁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开始爆棚,我们需要鼓励他探索。
要鼓励他的探索,但是也要设定边界。还有创造更多的欢笑声,不要整天对孩子催促。孩子有他的节奏,我们不需要使劲地催促他,让他有点掌控感,让他自己能够培养自主的动机。
3~5岁的时候需要有规则,帮助他建立规则,也可以允许他参与独立的探索。
在一个规则体系之下问孩子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建议,如果觉得需要改的话怎么改比较好。就是让孩子能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来,允许试错。学会反映情感,因为3~5岁的孩子已经会说话了,他会说很多话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3~5岁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然后当孩子描述未来的时候,给他更多积极的肯定: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宇航员的话,我认为没问题,你要愿意的话你可以成为宇航员;
我们喜欢把一个积极的事说得非常消极,这种施加压力和消极的表达方式,并不能有助于他大脑的发育,而开心、兴奋、乐观才能够让他的大脑发育得更好,所以我们需要给他更加积极的未来。同时,保证他的睡眠。
饮食
肠道对于一个人的大脑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状况就是肠道渗漏。
麸质不耐受、过多的糖分都会导致人肠道的渗漏。肠道的渗漏会造成睡眠不良、易怒、暴躁这样的状况。
还有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作者说:“阅读食物标签,避免食用含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食物。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快餐,包括合成肉。一种食品越不新鲜,通常含有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就越多,营养流失的也就越多。(就是尽量不要吃罐头类的、储藏类的、腌制的,尽量吃新鲜的食物。)
研究发现,去除新鲜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的最好方式是:在3升水中加入1汤匙的盐或30克小苏打,将水果和蔬菜在其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还可以用水或柠檬汁来清洗味道鲜美的水果,比如覆盆子、草莓和蓝莓。”
断奶后,孩子要多喝水。
尽量避免孩子喝高糖、调味、色彩鲜艳的碳酸饮料和运动型饮料,提供适量的纯果汁。孩子如果能直接吃水果,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也不要让孩子摄入过多的水果。
接下来这个话题是睡眠。
睡觉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和学习,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减压,睡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那么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该睡多长时间呢?
4个月以下,每天14~17个小时;
4~12个月是12~16小时;
1~3岁是11~14个小时;
3~6岁是10~13个小时;
7~12岁是10~11个小时;
12~18岁要睡到9小时;
18岁以上至少要睡到8个小时。
孩子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仰卧,尤其是婴儿,一定要让他仰卧睡觉。
因为孩子身体会有抽动,他的神经是自主性地抽动,这种抽动会导致他半夜突然惊醒。有一个帮助婴儿能够睡得更好的方法,就是给他裹上襁褓,裹上襁褓以后他手脚就不动了,这时候他睡得非常安稳。但是醒来了以后,要把襁褓打开,要让他的手脚不受束缚。
婴幼儿如果打呼噜的话要去看病,因为很有可能是扁桃腺肥大,这个会影响到孩子的呼吸。如果他在睡觉的时候长期呼吸困难,会影响到大脑的供氧和发育。
尿床的原理是什么呢?尿床是来自婴儿脊柱的格兰特反射。就是他有一种原始反射还没有消除。
怎么检测这个格兰特反射呢?你让孩子趴在那儿,然后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沿着孩子脊柱的一侧滑下来,这时候如果你发现他的屁股会朝着这一侧挪过去,这就代表着他的格兰特反射还在。格兰特反射只要还存在,这个孩子膀胱的压力就传递不到大脑,所以他就会尿床。
那怎么能够减少这个格兰特反射呢?
每天按摩他的背下部和臀部,帮他揉一揉,按摩;玩爬行游戏,爬行有助于臀部的移动,刺激和放松背下部的肌肉;让孩子反复翻身,从一边滚到另一边,并且询问孩子:“你能不能像鸡蛋、皮球一样地滚来滚去?”让他在床上滚;让强壮的人帮助孩子倒立,这有助于孩子伸展背部肌肉,而且孩子也喜欢上下颠倒的感觉;3岁以后,可以让他做一些躺卧的运动,例如,握着自己的脚,像翻过来的甲虫一样移动。
有很重要的一点,提醒那些爱发脾气的家长:“尿床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大或者缺乏安全感。关心孩子,让他们感到安全、爱和可信赖,保持生活规律和顺其自然的态度,都对孩子的睡眠质量很有帮助。”
接下来是语言和大脑发育。
作者说,一定要远离高科技的各种玩具,玩具越原始越好
科学实验证明,当一个孩子开始玩光电游戏的时候,他就很少说话了。这是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的。
然后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帮助孩子建立关系、探索世界、产生推理能力、产生认知的多样性,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读绘本,能够有效地促进他建立关系、探索世界等等。
还会有戴眼镜的问题,要限制孩子看屏幕的时间。
在孩子0~3岁的时候,作者的建议是完全不看。
3~6岁的时候,每周最多1个小时;
6~12岁的时候,每周最多2个小时。
接下来就是听音乐、唱歌、跳舞。孕期的音乐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在怀孕期间母亲的肾上腺素水平、多巴胺的水平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所以孕期的时候,要让这个妈妈听更加舒缓的音乐,比如莫扎特这样的音乐,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宁静与节奏感。
然后孩子出生以后,给孩子演唱,保持节奏性、节律性。会让孩子很开心、很快乐,而且他也会培养出良好的节奏感。
关于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好奇心会因为压力而减少,好奇心最大的敌人是压力。
怎么样能够帮助孩子持续不断地去建立对于世界的好奇和想象?
时刻关注孩子,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和祖父母的关注;
保持积极的态度;
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完成任务,即使只是一小部分;
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
在他们尝试接受或完成任务之后表扬他;
认同他们的回答,采纳他们的意见;
寻找他们建议或意见中“正确或恰当”的内容;
不强迫他们做所谓“正确”的事,就是父母认为正确的事。
多进行户外运动,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爬山、去森林、去湖泊。
跟孩子玩“为什么”的游戏,孩子在6岁以前,遇到什么东西特别喜欢问为什么。
跟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做美术和手工。
带孩子去参观父母的工作,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环境,让他看看妈妈是做这个工作的,妈妈每天在做什么。孩子会觉得特别开心,因为他得到了尊重和重视。
关于买礼物。
在给孩子挑选礼物的时候,要注意适合、安全、耐用。如果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小小的挑战,就会更有意思。比如说,摇椅是很好的礼物选择,还有婴儿车、床、安全座椅。要禁忌的是那些小零件,有的玩具特别容易掉小零件下来,孩子可能会吞咽。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节奏感的东西,比如说沙锤。
作者说有一样东西永远都可以买,就是书,”在各种不同的阶段,可以给孩子买很多有意思的书。
这本书核心是我们整个家庭都是一个生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孩子得到了养育和进步,参与养育的所有成年人也一样得到了滋养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