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反复在读毕淑敏的散文集《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感觉每一篇都由故事串起,其中富含许多人生哲理,似乎很入心,也很好理解。但合书静思,感觉头脑里空空如也,又似乎不理解,于是打开书再读。
看样子,读书真的需要“三番五次”,“精简相伴”。
其中《心灵的力量》富含哲理更多,所写篇目都与“心”紧密相连。
造心
第一次读到“造心”这个词,不禁在脑海里打了一个大大的“?”
“心不是在人形成的那一刻就有了,如何造啊?”
但读完通篇,我才恍然大悟。人生一世,一定要用心造自己的心。因为蜜蜂会造房子,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是谁造的?
文中说“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无尽天泽造出的;白杨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卓尔不群坚韧顽强的性格,是禀赋的优异和生活的历练造出来的。我们的心,便是长久地不知不觉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造心需要材料”,这蕴含深刻的哲理。但我认为不论是用“钢筋混凝土”造的坚硬无比,粗糙朴实的心,还是用“丝绸玻璃竹”制造的柔滑飘逸,晶莹剔透,锋利多刺的心,都不能用“黄连垃圾谎言”制造苦楚不堪,面目可憎,百孔千疮的心。
因为造心需要手艺,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这颗心的时候。
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要深刻地认识自己,并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自己,就要“明心见性!”
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特尔斐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就要先看清自己的这颗心,了解自己的本性,要明心见性!
当一个人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也爱他人;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荣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造心是一项艰难漫长的工程,工期也许耗时一生。有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也有一辈子精雕细琢的精致剔透之心。但不论怎样,造的心一定是一颗真、善、美的心。
因为,心为血之海,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和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
心境防割
防割手套,第一次听说,很是好奇,怎么个防割法?原来看似普通的棉纱,里面却捻进了500根高弹细钢丝,任凭刀锋在指掌上反复切割,都如溪水掠过,毫发无伤。然而,就是这样一双连刀枪都入不了的防割手套,在修整月季花时,却阻挡不了的花枝上的小刺,以至于把手指扎的鲜血淋漓,看来这特制的能够防止长刀短剑的切割,却并不能组织细小毛刺的楔入。殊不知,钢丝交接的缝隙却是小针自由出入的高速公路。
所以说,一个人若想葆有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必须除去心的伪装,敞开心扉,与人为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世间的一切便是美好;如若用伪装的心态看待一切,世间的一切便因分不清真伪,让人自作痛苦。
一个人的心境决定一个人的眼界。用什么样的双眼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也应证了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看法。如果你的心眼大,所见的世界宽广无边,鲜花烂漫,无限美好;如果你的心眼小,充满羡慕嫉妒恨,所见的世界也是偏狭。
因为一个人心眼决定一个人的视野,一个人的心境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心境高,眼界也就高,心境低,眼界也就低。以何眼观世界,观到何种世界,这眼由什么决定,由我们的心来决定。所以我们要明心见性,自我认识。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由自己的心境来决定。世界其实是一面镜子,它折射了一个人的心眼是什么样子,拥有一颗怎样的心!
把心藏在钢铁中,且不说钢铁也有缝隙,就算心境防割,心也不会活泼地游弋,那是心最大的哀伤。做一个心境装满阳光的人,即使心有累累创伤,也能有自愈后的阳光灿烂和得到功勋章的喜悦!
纵然我们的心要时时经历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在天气晴朗时,一定要晒晒心,让心见到明媚的阳光,除去锈迹斑驳,永葆心的真、善、美,人生便也一路阳光,一路真情,一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