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的最东边是我的家乡,几十年了,虽然己是物是人非,可是一些旧习俗依然没有改变。本地的人说话嗓音大,与外地人交流像是在吵架,但不管这些质朴的乡人如何的斤斤计较,好勇斗狠,总有一些事情让我心生柔软,仿佛雪落在身上,并不感觉冷,只是打了一个寒战。
生老病死的事情在这个不大的村庄里总是悄然而至,前一天还笑着戏谑的老人,后一天就传来了病逝的消息。按惯例,老人离去的家庭总会第一时间放一挂鞭炮,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也许是一种超度,也许是一种宣告,超度往去不远的灵魂,宣告一个人一生的结束。
老A是我的亲密的朋友,在外闯荡多年,有一天他给我发来一段信息:“我妈走了,走的很突然。”这句话里蕴含着无穷的悲伤和低落,我一时不知如何去安慰他,生死之间的事,任何安慰都没有用。我决定返回老家去看看他。
葬礼是在老家办的,时值寒冬,离春节不远了。老A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一切的仪式都需要他的参与。兄弟三人合力举办了葬礼,送别了很久没能为之尽孝的老母亲,看着老母亲安详的躺在棺材里,一只盒子成了她的容身之地,从前母亲对他们的叮嘱一一浮现在耳边,他脚下的那双棉鞋还是老母亲生前的作品。老A看着母亲的棺材一点点被黄土遮盖,心中的痛苦溃不成军。
在埋葬母亲的前一晚,老A挨家挨户的去磕头,这也是乡村丧葬礼仪的一部分。出殡前夕,儿子们会去全村相熟的人家挨个扣头,据我母亲说,这是一种还罪。
后来我理解到,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不与任何人产生纠纷,难免得罪了人,但人死为大,生前父母犯的错,如今得靠儿子去还,任何明智的乡邻都会默默的接受这种约定俗成的道歉。老A走过每户人家,总是双手拍地,双膝跪地,深深的在这户人家门前叩下一个响头,然后说上邀请的话,请这户人家明日前去参加葬礼。我母亲曾经说,从前这种规矩比现在还厉害,走的儿子需要脱下鞋子,进行这种谢罪礼,无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深秋,这种仪式都不会改变。
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深冬的街头,黄昏之后,老A穿着一身白衣,眼角通红的向每户人家叩头,他一遍一遍说着谢罪的话,每一个动作都真诚,每一个脚步都坚定,额头上已满是污泥,鞋子上也沾满了泥水,寒冷和难过让他颤抖,但那颗为母亲谢罪的心依然火热着。送完母亲最后一程,从此他也失去了至亲,他的兄弟们也接替着帮他完成这种仪式,以同样的热情去换取母亲在天堂的安静祥和。
这是一种朝圣者的心,遥远的西藏,公路上随时可见这样一种人,他们五体投地般的坚持,是对神的忠诚,也为了保佑家人的平安。母亲就是我们心里的一座神,她保佑我们走过了顽劣的童年,迷茫的青年,摇摆不定的中年,最终以烟火的形式随风飘散,我们对母亲的忠诚,应该大过这世间所有的神。母亲从小为我们承担过错,而今我们的归还是心底的坦诚,绵延不绝的想念,这想念只因这仪式,变得更深更远。
我的母亲看过老A的孝心,对他满是赞扬,她对邻居说:“我走之后,我的儿子应该也会这样吧!天多冷呀,我怕他受冻,我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