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竞争对手行业布局分析
7.1小米智能音箱产品布局
小米做智能音箱并不是跟风的行为,早在2013年,小米已经在做蓝牙音箱。直到2016 年,推出了一款名为小米互联网音箱的产品,点按音箱上的按钮,可以进行语音交互,可以说,它是小爱音箱的前身。
小米做智能音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音箱的市场很大。据统计,整个中国音箱市场规模在4 亿台左右,而且很稳定,涵盖传统蓝牙音箱、WiFi 音箱、智能音箱。其次,智能音箱是小米公司AIoT 双引擎「1+4+×」的重要一环。其中,1 代表智能手机,4 是小爱音箱、路由器、电视、笔记本,X 是指丰富的生态链产品。在「4」当中,音箱排第一位。
从2013 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摄像头之后,小米陆续做了 800 多种硬件产品,市场也遍布全球。目前,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 IoT 平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日的数据,按照已连接的物联网设备数统计(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小米是全球到2020年3月31日,小米集团的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2.5亿台,每年增长42.6%;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小米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增加到460万,同比增长67.9%; 2020年3月,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0.5百万,全年增长54.9%; 2020年3月,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0.0百万,超过增长53.4%。
而小爱音箱和IoT的用户重合超过20%(比例一直在增长),且通过智能音箱控制IoT的语音请求占比找过15%,每台音箱每天对IoT平台的请求次数超过了3.5次。可以说小爱音箱对小米IoT平台的产品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小爱音箱的流量导入,IoT平台活跃度变高,有了IoT平台加持,小爱音箱的使用率也变高,小爱音箱和小米IoT平台彼此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因此当江湖传言:「千万不要买小爱音箱,买了也请当智能音箱使用,不要用它控制设备,否则你就会有满屋子小米AIoT 的产品。」小爱音箱是开启智能家庭的钥匙,所以智能音箱是小米铁定要走下去的方向。
从最新的财报上也能洞悉到,2019年小米Q4的营收和毛利创下全年新高,IoT和生活服务占比高达34.5%。并且从2017年Q1开始IoT与生活消费收入的占比一直在扩大,从2018年战略调整开始,IoT增速保持在高位,从2019Q4的占比看,即使只看硬件,忽略占比较少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小米也非单纯的手机公司。
另一方面从小米不同业务毛利率的情况来分析,智能手机的毛利一直相对都比较低,这也是小米调整战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体业务中加大了IoT和互联网业务,以此改善作为一家硬件公司低毛利的诟病。因此小米在IoT的布局有为重要,而布局IoT的流量入口:智能音箱则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不得不提到小米生态链有很多有能力的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在软硬件的开发方面,小米有大量技术储备和经验;硬件成本的控制是小米作为一家硬件公司的强项;渠道方面,小米有非常强的线上和线下的双渠道优势;大体可以用以下图片的6个模块来凸显小米公司制作智能音箱的优势以及其必定会涉及智能家居行业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不能赚钱和低毛利就是大部分硬件公司的坎,然而不同于传统的硬件公司,小米推出了双引擎的战略,提出由AIoT来承接公司除了手机业务以外的营收任务,而作为IoT布局的重中之重,智能音箱作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其布局就变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布局AIoT的其他巨头砸重金布局打通智能音箱的渠道,也都和小米公司一样,看到了智能音箱的天然优势,布局的出发点、路线和打法都尤为相似。
在BAM三巨头的格局中,小米对于智能音箱的态度最为纠结。2017年盛夏时分,“不靠硬件赚钱”的小米推出了299元的AI音箱,一度击穿了智能音箱的价格底线。可当阿里、百度入场并大举进行补贴游戏的时候,小米并没有选择跟进,继续了先前的定价策略。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智能音箱价格战最激烈的时候,小米的销售曾主动降价,把169元的小爱mini与99元的天猫精灵逼平,但立即被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紧急叫停。传说雷军给智能音箱的指示是“广开销路,以量取胜”,虽然可以不赚钱,但是绝对不能亏钱。
原因也不难理解,彼时智能音箱前路未卜,互联网巨头们已经习惯不计成本抢入口。小米作为国内智能硬件领域最大的厂商,自然对IoT入口没那么急切,没必要与百度、阿里角逐霸主地位,智能音箱在小米内部的战略高度恐怕也难以和百度、阿里相提并论。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10月份,小米在故宫的发布会上顺势推出了49元的小米蓝牙音箱,虽然产品定位比较初级,好在价格上有足够的吸引力。关于其中的原因,可以借鉴唐沐的一段话:“假设小米跃居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但没有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那么在智能音箱的战役内,友商便会获得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用户可以通过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控制小米的IoT智能设备。”
归根到底,小米对智能音箱的战略重心看起来更侧重在“智能家居生态”,而非“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简单来说,小米期望的是通过智能音箱连通各种家电,形成智能家居生活生态,并不是智能语音技术提供的内容服务、生活服务。后者更具想象力和竞争壁垒的方向,但也需要更强的技术能力和内容支撑。
小米在智能音箱上的发力,终归是为了守住IoT的护城河。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推演的话,一旦“友商”收割了智能音箱市场,只需要在功能上屏蔽掉小米的智能设备,对小米生态链将是不可承受的打击。然而在小米的内心深处,苛求的还是硬件策略,对IoT底层操作系统的掌控欲望并不强烈。可以举证的例子有两个,一是小米已经允许一些米家产品接入天猫精灵,不排除未来与阿里、百度“化敌为友”的可能;二是在刚更新的小爱同学3.0版本中,首先适配的仍然是手机,而非智能音箱。
于是小米在国内智能音箱争夺战中一直很淡定,不紧不慢地守着自己前三的位置。大概率还是小米留有退路,如果智能音箱这个中控枢纽拿不到,至少还有米家生态的众多产品,做不了核心枢纽,还可以作为智能家居中的分支结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小米智能音箱的主要对手不是阿里,也不是百度,而是正在谋求创新的传统家电厂商。传统家电关于语音技术是自研还是接入第三方的犹豫过程中,也正是小米厘清未来智能音箱战略方向的关键期。
未来,以AI驱动的智能家居业务在小米整体生态业务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重,也会成为它除手机以外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不过与另外两个巨头亚马逊、谷歌相比,小米的整体业务还有短板,那就是云服务不够强,数据的沉淀和处理能力还需要提高。
7.2百度智能音箱产品布局
与小米战略不同,百度是总所周知的“ALL in AI”战略,当然智能音箱也在这个战略之中。AI 和开放是目前百度做智能音箱的两个重要方向。百度的AI技术目前主要涉及四大部分:DuerOS、自动驾驶阿波罗(Apollo)计划、百度大脑和百度云。在前端,DuerOS、自动驾驶阿波罗计划是前台与外界终端设备相连接的平台,并且这两大平台全面向开发者开放。其中DuerOS,是中国领先的基于自然语言的新一代的交互平台,能让每一个设备、器件都能听得懂、交互、提供有效的服务。让我们看三个案例:
1、来自度秘的百度工程师罗兴做了一回现场演示,示范如何将百度DuerOS的能力快速接入搭载Alexa的Anker音箱。罗兴通过十七行代码,用1分钟的时间,让原本只会英文的音箱马上变得能“听懂”中文。
2、一个舅舅,想让外甥的玩具变得智能,可以陪外甥聊天,向百度求支援。在拿到百度的DuerOS套件后,用一天时间就让外甥的乐高积木秒变智能机器人了。
3、美国的一个开发者,基于百度的阿波罗计划开发无人驾驶车,它可以在固定路线上实现无人驾驶,车辆既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也没有摄像头,仅依赖简单的定位系统就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并且开发时间仅用了三天。
1分钟,1天,3天,原来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可以实现,就是因为百度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且有海量数据。这些对于初创企业来讲都将是难以逾越的门坎。而百度的开发,使得大家可以直接与前端DuerOS、阿波罗连接,借助后端的百度大脑、智能云,快速实现AI的落地。而接入的应用越多,数据也会反哺百度大脑和智能云,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如果说天猫精灵有阿里“家庭大脑”战略的庇护,小爱同学可以转战智能家居的上下游产业,小度在这场智能音箱战争中,坚定和果敢的all in 百度的技术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小度的领先优势,同时智能语音交互也和百度的大航道吻合:百度搜索已经从单一的网呈现走向框计算、智能小程序等等,智能语音的输出可以丰富服务的多元化,以更短的路径完成线上闭环。智能音箱符合百度商业模式的进化逻辑,在战略选择上也偏向务实。阿里、百度对智能音箱的不同定位就是一个例子。在阿里给出“天猫精灵不是智能硬件”的定位前,小度业务负责人景鲲也有过“智能音箱已不再是音箱”的回答。但阿里的定位多半是基于大战略的需要,而百度着眼于智能音箱的技能使用次数,比如小度的第三方技能已经超过音乐和长视频成为第一大应用。这样的策略无对错之分,却决定了二者不同的轨迹。在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2019年数据中,小度音箱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700%,再度蝉联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冠军,并超越谷歌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厂商。以往提及最多的原因是百度在智能音箱上的补贴策略,但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小度的多个产品进行了阶段性提价,依旧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其中“口碑推荐”已经成为用户购买的第一因素。
目前百度公司层仍面对不小的挑战,作为新兴业务的智能音箱,也需要和公司的主航道进行战略协同,提供新的内部动力:一方面要快速增长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一方面也要在商业化上验证生存能力。与之对应的,百度退出的小度的商业化方案:小度VIP会员、付费技能和品牌技能其实就是在补贴后尝试做商业化的变现参考景鲲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到一个数据,小度智能音箱用户每天的使用频次高达20-30次,平均使用时长约为2小时,并且还在快速攀升。对比腾讯音乐在招股书中的数据,拥有QQ音乐、酷狗、酷我、全民K歌等“杀时间“的产品,用户日均使用市场也不过70分钟。在用户时长上占优的小度智能音箱,显然不缺少商业化的土壤。小度VIP会员上线一个月后,平台付费渗透增长了10倍,初步验证了小度智能音箱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IDC的报告中,小度有屏智能音箱的销量在2019年上半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5名之和。当有屏智能音箱已经是行业共识的时候,对小度的商业化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客观来说,小度智能音箱远超友商的增速,不乏出现“百度+其他”这一市场格局的可能。毕竟除了搜索领域,百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到市场份额一家独大的待遇,智能音箱自然是值得背水一战的机会。
7.3亚马逊智能音箱产品布局
亚马逊在智能家居上的发展路径与小米正相反,它是先有AI驱动的智能助手和智能音箱,再大规模发布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从技术的发展来说,这样的路径似乎更加健康。2014年,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发布,它的灵魂是Alexa,一款以AI驱动的语音助手。在全球范围内,以Echo为中心的Alexa设备占据了压倒性的市场份额,2016年四季度,Echo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88%,2017年虽然下降到69%,但随着市场整体的规模扩大,它的优势仍然稳固。在软件方面,亚马逊表示截止2017年Alexa已经内置于来自1200个品牌的4000多种设备。亚马逊的Alexa除了能够在Echo上使用,也能整合到笔记本电脑等传统IT设备中。另外亚马逊还推出Alexa for Business,这个版本可以用语音控制各种办公电器,让商务会议的体验更佳。不过一直到2018年上半年亚马逊都没有推出能够形成生态系统的智能家居硬件设备,而专注在Alexa的软件和技术开发。
当然这个情况在2018年的9月21日改变了,亚马逊在当天的发布会中一口气发布了十多款基于Alexa的智能家居设备,除了Echo智能音箱各个级别的升级产品Echo Dot、Echo Sub、Echo Plus外,还有智能摄像头、智能挂钟、智能微波炉、智能网关,这些都与小米的布局类似;不过它还有Echo Show和Echo Auto,它们一个是便携的智能娱乐显示设备,一个是用于车内,帮助控制车内的各类娱乐和通信设备。要说建造生态链,亚马逊比小米走得更远,它的Alexa不仅能覆盖家居的使用环境,而且往汽车的车内空间和商用空间扩展,在亚马逊Prime强大的账号体系下,它们之间的协同能力更强。当用户习惯养成后,人们会发现走到哪儿都离不开内置Alexa的设备,对它的依赖性可能会超过手机。与小米不同的是,亚马逊的云服务是世界第一,它的AWS占据了51.8%的市场份额,这让它可以更好地沉淀和分析数据,并且用这些数据赋能它的其他业务,例如电商、零售、金融等。
7.4谷歌智能音箱产品布局
谷歌进入智能家居市场的时间也较早,它们在2014年1月收购了当时智能家居行业领先的创业公司Nest,收购价32亿美元。Nest最初的产品是智能温控器,第二款产品是烟雾探测器,之后又发布了一款智能监控摄像头。但是它的产品一直没有切中用户的痛点,Nest部门逐渐在谷歌内部边缘化,它的原CEO Tony Fadell也在2016年6月离职。谷歌决定另起炉灶,它们于2016年5月发布了AI智能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同年11月发布了承载这个智能助手的硬件Google Home智能音箱。除了内置于智能音箱外,Google Assistant还能在多种设备中扩展。谷歌在建立生态方面的思路与亚马逊、小米不同,它并不自己制造很多智能家居或IT硬件,而是赋能合作伙伴;它与联想合作打造智能屏幕,这个产品类似于亚马逊 Echo Show,可以成为家庭的娱乐和生活中心;它又与LG家电合作,把Google Assistant整合进LG品牌的家电中,这让LG的洗衣机、烘干机和吸尘器等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来控制。为什么谷歌在智能家居上走了一条与其它厂商不同的道路,这得从它的核心收入模式说起。尽管谷歌的产品线漫长,各类业务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它的收入仍然严重依赖广告,根据谷歌2018年二季度的财报,它的广告收入为226.7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86%。所以谷歌在开拓新业务时,总是要考察这一项业务能不能成为低成本获取广告的入口,例如份额占据手机操作系统超过八成的安卓,就依靠其内置的谷歌应用成为了很好的广告入口。而像安卓一样,让Google Assistant成为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首选的软件,并利用领先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展示广告的机会,就是谷歌发展这项业务的动力。
7.5小结
总的来说几乎所有的巨头不愿意错过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的这个入口,事实上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为了获得新的增长动力,二是为了得更丰富更深度的数据。在科技硬件领域,个人电脑和手机都已经到达了市场容量的顶点,依附它们的互联网生态不再能低成本的产生新增用户和流量,而企业的增长却是不能停下来的。智能家居(智能音箱)领域拥有比电脑和手机更广阔的市场,人们可以不使用手机和电脑娱乐和工作,却不能不使用家电。它的容量非常大,使用频次非常高,未来的开发潜力几乎是无限的。当然提及智能这两个字,肯定离不开AI,而AI最离不开的就是数据,智能家居产生的数据将比电脑和手机产生的数据更丰富、更深度,因为它不仅有娱乐、时事、商务、言论方面的数据,还有生活数据和行为数据,这有助于科技巨头们开发出更聪明、更能帮助的人类的AI。如果哪个巨头在这个领域掉队,它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处被动,这也是没有巨头愿意错过这个领域的原因。
八、结论
1.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亚马逊在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谷歌紧跟其次。
3.中国成为全球智能音箱发展的主力,市场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小度、天猫精灵和小米小爱同学,其中入局较晚的百度智能音箱成为全球第三大厂商。
4.智能音箱附带影响的四个产业有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安防和智能客服。
5.中国目前智能音箱行业发展障碍在于自然语言的理解与处理”技术上还没完全成熟以及信息安全问题两个方面。
6.智能音箱的使用三大场景: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网课
7.智能家居(含智能音箱)在中国的普及率很低,市场远不比美国成熟,而且中美用户消费习惯、思维模式、文化、房屋设计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中国用户在智能音箱上获得的便利性并无法与美国用户同日而语
8.小米、百度智能音箱的销售价格(含带屏幕/不带屏幕)都要比亚马逊和谷歌的低
9.由于市场成熟度和使用习惯的不同,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下沉到两大用户群体:老人和小孩
10.“陪伴看护”和“看娃教育”作为目前国内智能音箱的最常用的卖点。
11.为家庭引入一台智能音箱并且将其定义为“陪伴工具”,不是用来解决陪伴的问题,而是通过音箱,让家人之间的沟通更频繁(提高使用频率才能提高日/月活),让人与人之间的陪伴更方便,只有更具温度的技术和产品,才能在有感情的人类世界中,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12.同等类别的智能音箱音质上,小爱同学和小度的在低频方面都还不错,但小爱同学的低频力度、下潜表现更佳。至于中频部分的声音两者相差不大,表现都是中规中矩。两者到了高频部分表现都会比较一般。
13.Google Home 的声音听起来比 Amazon Echo 更加饱满、更有沉浸感。
14.在产品技能方面,Amazon的智能音箱拥有最多的智能,高达25000+。
15.在搭建内容生态方面,百度要强于小米,而Amazon和Google旗鼓相当。
16.在智能音箱谁更聪明的问题上,百度强于小米,Google强于Amazon。
17.小米智能音箱产品布局:AIoT+手机双引擎战略,企图使用智能音箱作为新的利润增长动力。
18.百度智能音箱产品布局:基于技术、产业链、内容等多方面的优势,背水一战ALL IN AI。
19.亚马逊智能音箱产品布局:亚马逊在智能家居上的发展路径与小米正相反,它是先有AI驱动的智能助手和智能音箱,再大规模发布智能家居硬件产品,Alexa作为核心,遍布用户身边的设备(百度的AI+开放策略也是参照类似的路线),而智能音箱获得的数据赋将能它的其他业务,例如电商、零售、金融。
20.谷歌智能音箱产品布局:谷歌投入智能音箱的意图是希望让Google Assistant成为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首选的软件,并利用领先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展示广告的机会,广告收益就是谷歌发展这项业务的动力。
21.由智能音箱打开的智能家居入口将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更丰富更深度的数据。
本文为原创,禁止转载和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