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明智明心,而我们所作所为尽然可以映射出我们所想,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过基于两点之间的是自我的一个决定,比如做一件事它的结果好坏取决于结果,所以我们如何
福建公卿杨荣,其祖上世以摆渡为生,每当暴雨成灾,冲毁民居时,总有人、畜、货物顺流而下,别的船只总是争相捞取货物,只有杨荣先祖以救人为要,货物一概不取,乡里人都笑他愚笨。到了杨荣父亲出生时,杨家便渐渐富裕。有一天,一位道人到杨家说:你祖先有阴德,子孙必当享受荣华富贵,某地龙穴可筑祖坟。杨公依言而,获得今人所说的白兔坟。后来生了杨荣,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并得皇上加封曾祖父、祖父官号,至今子孙还是荣华不衰,尽多贤达之士。这是了凡四训中的故事,因杨荣祖上的善良知识造福于杨荣的官路与荣华富贵。这故事在现今听起来颇有玄幻色彩,不过从现实考虑这也是善事的回报,万物都是有因果联系的,所以这也是善事引导下的好结果。
平静下来想想小时候听到的故事或电影,故事中有两派很容易分辨出来,正与邪。正就是心怀美好,光明正大的做事,邪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偷偷摸摸不安好心,往往这两派结局也很分明。由此可见行善,行正善才是正道。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祺半夜追杀。韩祺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朋家夫妇,途中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这是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出自传统戏曲《秦香莲》;这也是可以用因果报应去解释的,不过还是在于陈世美的决断与他的思想上,如果他没有陷入自己的欲望反而做一名好丈夫,为自己积德行善,那么最终的结局也可能改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的善恶行为才是自身的因果。福是祸的直接诱因,善业能感召善果。正如论题所言只有做好事做善事才可以把命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