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突发性耳聋您了解多少?
72h内忽然发生的、缘故原由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叫突发性耳聋!
这种忽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降落,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率2%),可能伴有耳鸣(约90%)、耳闷胀感(约50%),眩晕或头晕(约30%)等症状,我们称之为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突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病因
近年来的年发病率约为5-30/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40-60岁中老年人居多。随着当代人工作严重、生活节奏过快、睡眠不足及不良的饮食风俗,导致突聋发病年龄呈降落趋势。
目前90%的突发性聋病因不明,但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考虑重要与精神生理因素影响、内耳血管病变(血栓形成、一过性血管痉挛等)及病毒感染痛痒相关。
一样平常认为,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停滞、生活不规律可能是突聋的重要诱因。其中若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其罹患突聋的几率会相对增长许多。
分型
根据听力学检查效果,可将突聋分为:
1.低频降落型
2.高频降落型
3平坦降落型
4.全聋型
听力曲线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推断其缘故原由可能为不同的发病机制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亦存在肯定差异;
低频型:受损部位多集中于耳蜗顶,缘故原由为迷路积水;
高频型:重要为蜗底病变,出现这种情况多为患者离子通道不正常或毛细胞受损所致。
全聋型和平坦型突聋:组织缺氧、耳蜗供血停滞或内耳血管功能发生混乱。
临床体现
突聋患者每每以主诉听力降落伴或不伴耳鸣入院就诊,门诊必要完美的检查重要有:
耳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言语测听即耳声发射等;
影像学检查重要为内听道或颅脑MRI;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项(血糖、血脂等)、凝血功能等;若考虑病毒感染可能,可以完美相干病原学检查;若有眩晕等不适,择应行前庭及平衡功能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温馨提醒
突发性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错失良机。超过一个月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若不及时就诊,可使人终生失聪,应当引起正视。
预防
1.避免和削减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平时应避免各种噪音对听神经的刺激,如环境无法改变时,可佩戴耳塞、降低噪音。
2.尽量削减佩戴耳机的时间。必须要使用耳机时, 也要保持在中低音量的状况,持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
3.避免熬夜,养成优秀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居。
3.饮食营养均衡, 切忌暴饮暴食。
4.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担心、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