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故识,一直是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是酒客杯中的乡愁,是游子心中的牵挂,是功成名就时的衣锦还乡,是雪鬓霜鬟时的午夜梦回。
故乡,宛若一根风筝线,无论风筝飞往何处,总能感受到故乡的召唤。
早已在我们出生那日起,故乡就为我们打上了血脉与精神的双重烙印。自童年开始,故乡与故识便与我们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少小离家老大回”,到“日暮乡关何处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将笔墨付于桑梓,一如萧红笔下的呼兰河,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多少名家作品诞生于故乡的背景之下,多少乡村小镇又因他们的作品广为人知。与其说他们成就了故乡,不如说故乡的厚重成就了他们。
而这一回,蔡崇达的《皮囊》,带给了我关于故乡的全新认知。故乡不再只是一种地理位置、文化符号,而是贯穿于成长过程的温暖与教导,是长大以后,回首遥望时的一盏明灯。
在这本书中,蔡崇达用了14篇非虚构的散文,讲述了故乡的人与事,回望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以文字的形式,向青春献祭,与过往达成和解。这是一本私人化的书,在书中,他重新认识了故乡的人与事,一颗颗故乡与故人的灵魂因此被点亮。
蔡崇达说,闽南人重根。其实何止是闽南人,每个中国人都重根。与所有的故乡一样,蔡崇达的《皮囊》里藏着对泥土的热爱,藏着天资联络的天才文展,藏着追求美好事物的张美丽,藏着一个个朴素的人生哲理……
蔡崇达的《皮囊》,以“形”为书名,以“灵”为内容。在故乡的“皮囊”下,包裹着一颗颗真诚智慧的心。在这本书中,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重走了一遍他的青春岁月,也渐渐拾回了那颗迷失了许久的心。
蔡崇达的知己韩寒,曾为了这本书恳求了三年,他对这本书评价如斯: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这本书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
舍得折腾
一如中国的政权来自于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的文坛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作者在书中提到,很多杂志社、报社等主编一类,有很多人来自于城市周围的小镇或乡村。
窃以为,这或许因为在泥土的厚重与坚苦中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很舍得,舍得吃苦,舍得折腾。
蔡崇达在本书的开篇,讲述了他的阿太的故事。
阿太是个很舍得的人,将生死看得很淡。她的女儿50多岁的时候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少不得要痛哭流涕。而阿太却不,她很镇定,不仅一滴泪都未曾落下,还冷静地安排丧事,照顾作者。
作者问她原因,她说,因为我很舍得。这要多豁达淡定,才能如此淡薄生死。或许,这才是面对死亡的正确态度:死亡,不过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逝者已矣,生者自强,努力活下去,照顾好家人,不沉湎于痛苦,这才是对逝者最大的敬意。
就像阿太在临死前,交待作者那样,“死不就是两脚一蹬的事嘛……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人生如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这才是舍得的智慧。阿太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产留给了作者,也照亮了我们心里的路。
人活一世,过的是否舒坦,关键在于能否舍得。会舍得的人,活得坦荡大气,不会舍得的人,活的小气纠结。
肉体与灵魂本就轻盈,何苦为杂念所干扰。舍得不仅是为物质做减法,也当为心灵做减法。
为物质做减法,可收获一个广阔的空间,不必将金钱浪费在无所谓的物件上;为心灵做减法,将无关的人与事选择性遗忘,不为不值得的人流泪操心,心胸自然开阔。
正如那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尽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阿太不光舍得生死,也舍得折腾。
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断了手指,自己始终一副不关己事的样子,仿佛断掉的手不是她的;90多岁时,仍旧柱着拐杖,从村里走回老家;将不会游泳的儿子两次扔进水里,连邻居都看不下去了,责怪她狠心。她只是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是啊,肉体是用来折腾的,不是用来伺候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舍不得吃苦,舍不得受罪,金枝玉叶,受不得一点风吹浪打。
每逢小病就去医院,每遇困难就怨天尤人,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不仅年纪轻轻便疾病缠身,也因为不愿吃苦而浪费了机遇与前程。
我想起小时候,老人常对我说:人不要总泡在蜜罐里,不然会没出息的;年轻时吃点苦,老了才能享福。
面目清晰的父亲
自上个世纪开始,中国的本土文学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常常是模糊的,如一道背景,映在人们的回忆里。
而蔡崇达在这本书中,打破了惯例,用了不少的篇幅描绘他的父亲。通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了父亲跌宕起伏的一生。年少时一无所有,青年时闯荡江湖,中年时小有成就,年迈时复为孩童。
他建过房子,开过酒店与加油站,扛起过一个家庭的重担,最后却又委身于一张小小的病床。这何尝又不是很多父亲的真实写照?
他在后记中说,自己其实并不认识父亲,只是知道他的人生。我们也是如此,对已经组成了生命一部分的人,总是习惯忽视,自以为了解他们,只不过了解他们的经历。可以说,我们认识的许多人,其实并不认识。
作者的父亲是个要强的人,顶天立地,有男子汉气概。年轻时跑过码头,开过店,为这个家庭带来过安稳与荣光。他在作者印象中,一直是很伟岸的,声如洪钟,指点江山,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直到病魔将父亲击垮,他开始慢慢萎缩。
父亲并不甘心,在住院时竭力表现出豁达,装出一家之主的样子。如孩子般地执意在半身瘫痪后骑摩托车,在台风天出门。他努力将干枯的皮囊勉强撑起,不愿让孩子们看见那份无助,希望能再次成为家庭的依靠。
作者的父亲很严厉,禁止作者去海边玩,直到作者长大后,父亲才说出真正的原因:原来父亲不希望作者像祖辈那样以海为生,盼望他能走出小镇,闯出一片天地。他担心作者看到海之后,对海产生了兴趣,因此不好好学习,走上父亲的老路。
很多人的父亲都是如此,爱得很沉默,厚重如山,宽阔似海。看起来严肃,不通情达理,但这也是他爱我们的方式。父亲的爱融化在生活之中,融化在为我们挡下的寒风苦雨中。
小时候他是我们的依靠,尽其所能带给我们更广阔的世界;年老时,却又害怕成为负担,不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父爱向来如此,沉默而深厚。
装不下的梦
活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美丽的事物总是易碎的。这是我读《张美丽》一节时,得出的体会。
张美丽——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传说,因为她很美,所以人们称她为张美丽。
张美丽自小生得标致,一张漂亮的脸蛋惹人怜爱。但美丽不仅会带来机会,也会带来灾祸,在那个偏僻落后的闽南小镇,后者的几率会更大些。
张美丽无疑是勇敢的,她的一生辉煌而美丽。她敢于追求真爱,在得不到祝福的情况下远嫁东北;她认定的爱人给了她一场罕见的豪华婚礼;她敢于在观念落后的小镇开办海鲜楼和娱乐城,宾客满盈,名声大噪,成为小镇的传奇;她出资修建学校、祠堂,帮助贫困学子入学。
任何的灿烂与辉煌都是短暂的,命运并未因此而放过她。她因追求爱情,向往自由,被小镇的人唾弃;她开办的海鲜楼和娱乐城,被当地人形容成妖魔鬼怪,做不正经的生意......
张美丽的一生如烟火璀璨夺目,却在最光辉的时刻过早地落下帷幕。娱乐城的一起斗殴至死案件将她推上了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树大招风,三人成虎。她的母亲说:你就是造孽啊,为什么当时不死了算了!
我能想像得出,张美丽声泪俱下,对着母亲辩白的场景。她说:我除了一开始追求爱情,我没有做娼妓,没有卖毒品,我只是把我觉得美的,对的,我喜欢的,做成生意,我真没有作孽。
旁人的谣言她可以置之不理,但母亲的话无异于为她判上了死刑。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张美丽自杀死在了祠堂。她死后,连自己的家族和祠堂都不愿收容她,只有她的前夫为她办了一个盛大的葬礼,一如当年结婚时。
如此光芒璀璨地一生,竟落得一个孤魂野鬼的下场,可悲可叹。
可是这能怨谁呢?怨自己吗?她只是个小镇姑娘,从小镇来,还要回到小镇去。怨她狠心的父母吗?是非恩怨,爱恨纠缠,她的父母不过也是小镇中人,受小镇的价值观影响。怨时代吗?时代不过顺其自然地发展而已。
归根结底,只是张美丽太不合群、太勇敢了。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她的勇敢,她的超前,她的精致生活,在尚处于温饱的小镇看来,太过于刺眼,太容易招人嫉恨。
她尝试打破小镇的陈旧观念,打破小镇固有的平稳,但她最终失败了。可即使她失败了,她的存在与行为,足以给小镇带来一场启蒙运动。
在张美丽死后几年,小镇又开了一家新的娱乐城,当地人虽则颇有异议,但最终也不了了之。说到底,她只是生错了时代,来错了地方。如果换个时代,换个城市,或许会成就一段商界传奇。
小镇于张美丽而言,还是太小,容不下她过于前卫瑰丽的梦想。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不合群的人:他们敢于发声,敢于为梦想付诸行动,敢于将超前的观念带给人们……他们或像张美丽一样追求美好事物,或如《驴得水》里的张一曼向往自由。
他们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在旁人的眼里看来难以理解。但正是这份难以理解,才让他们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人既然生来独特,又为何将自己打磨平庸,隐于人群,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不甘于平庸,不泯然于众,才是人生应该有的样子。倘若书中的张美丽也如同小镇妇女那样,做个黄脸婆,相夫教子一辈子,那也没有如此精彩的启蒙运动,如此传奇的人生。
作者说,张美丽的青春,才叫做青春;我认为,张美丽的人生,才叫做人生。
找回皮囊
人类总是在失去之后,才开始后悔,在离乡之后,才开始思乡。
我们在成长中,不断认识很多人,又不断将很多人遗失在记忆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回遗失在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重新审视并认识他们,重新点亮那一盏盏曾经照亮过我们的“灯”。
这也正是蔡崇达写下这本《皮囊》的目的:帮助或提醒我们,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蔡崇达在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他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故人故事的感悟。通过写作,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过去,“看见”了故乡的人,也引导着我们,找回那些失落的明灯,失落的人。
故乡是我们的起点,我们自故乡之中出生,在故乡的潜移默化下,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人生不过一场旅途,我们走出故乡,历经半生,而后又回到原点。
我们在故乡与故人的环绕中长大,少不经事时总以为阿太那般的人迂腐老套,期望将故乡与故人抛在身后,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年长后却又期望回到故土,回到那份安稳的怀抱中。
并不是所有的故乡都那么讨人喜欢,总有些风景,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但故乡总是在停留在那里,如一汪大海,静静地包容着我们过去的所有记忆与期待。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和这片海洋保持的距离。
正如作者在书中形容:在小镇,每个人都那么复杂而有生趣,觉得人才像人。远离故乡的生活终究让人疲累不已,只有回到故乡,才会收获一份安稳淡然。
故乡,是我们的“皮囊”,人们终其一生,不过在寻找这具令人安心的“皮囊”而已。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