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一本逻辑学的书:《简单的逻辑学》。书很薄,32开,没想到评价却极高:“最畅销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视为皇冠书籍”。
为什么要学逻辑学?因为逻辑能力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底层能力。学习和思考,是我们个人能力的两根树干,而思考,靠的主要就是逻辑。
简单的说,逻辑不行, 啥都干不好。
这本书的前言,就甚合我意。说,这本书不是教科书,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而是希望向那些初次接触逻辑学的人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此处用了拟人修辞,效果不错,值得学习),这完全符合 “学习一定要践行” 的观念。“很多时候,我更像一个教练,告诉我的读者应该怎么做。”,又和 “知识就那些,主要靠学习者自己多练习” 的认知不谋而合。我更期待这本书了!
前言中还对一本书表达了极高的敬意:《风格的要素》,甚至说“不奢望”达到此书的成就。我搜了一下,是一本教英文写作的书,但写作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下单!
本书的第一章是《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又“甚合我意”了!我以前知道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等,这本书没有直接从这些开始,而是先从宏观的角度,让读者对逻辑学有个基本的理解。先阐释了几个逻辑学的基础概念:事实、观念、语言、真相等。概念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对基础概念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是后续学习往下推进的前提。
错误的推理方式的意义
书中说到,推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我们的两点意义:加深对正确推理的了解、保护我们面对错误推理时不被误导。
很显然,这一段对于“错误”的认知,是普适性的。知道“什么是错的”,可以让我们对“什么是对的”有更深的理解。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又能知道“不是什么”,显然理解更加全面了。同时,了解错误,既可以让我们面对类似错误时不受误导,又可以让我们自己避免犯同类错误。
学生时代“错题本”的价值,就很好的反映了“错误案例”的价值。
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
书中说到,在面对相似的场景时,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这只不过是过往认知的简单重复而已,这种心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使得我们对眼前失去专注,对值得关注的点视而不见,草率的得出错误结论。严格的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场景都有它的特殊性,我们需要对相似场景的不相似之处保持敏感和好奇。
这儿又和赵周老师提到的“附会旧知”不谋而合。什么是“附会旧知”?简单的说,就是在面对新事物、新知识时,喜欢说一句“这不就是xxx吗?”。关于“附会旧知”,我们日后再表。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儿,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