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发表在《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12月的“本刊特稿”专栏中。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的号角,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最让人关心的是德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问题和弊端也逐渐地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大都和德育有关。比如说重视“育分”忽视“育人”,重视“才”的培养忽视人的素养的提升,重视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忽视教师的伦理道德素养,等等。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转变当下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系列做法和行为,从整体上思考学校的德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工作中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顶层设计
每个学校在德育方面都有整体的构思,但如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人的成长的历程中去看待,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在不少学校的德育构思中,低年级的德育主题总是与行为规范有关,中年级与感恩、公民素养等相关,到了高年级则与理想信念相关了。为什么低年级总要开展行为习惯教育,高年级就一定要放飞理想?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德育的主题自然就需要围绕这一目的来设计。为什么会将学校划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的阶段?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他们在这些阶段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和规律。德育必须要依据这些特征来设计,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学龄前儿童的世界是变动的,在理解周围的世界时,还不会采用逻辑思维的操作,他们善于使用比喻的、幻想的、共同感受的与魔法般的方式来接纳这个世界。游戏是能满足学龄前儿童发展需求最为重要的方式。由于脑神经系统还没有完整地髓鞘化,因此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有着特别的需求,这个阶段的德育重点就是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无忧的、处于被关注状态的社交和情绪的空间,让孩子学习如何在集体中生活,如何与人互动,如何理解纪律,搭配动手操作的互动环境,来促进孩子健全的脑神经的成长。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有了新的、核心的发展焦点,即需要去发现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学校要教导他们去认识一些符号的系统,如文字、数学符号、各种规则等,借助阅读、写作和数学抽象等活动,让孩子们理解这些将成为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辅助工具。但学校更要为孩子们搭建“学校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完整地参与这个社交的世界。德育的重点,就在于促进两个世界的沟通。帕夫雷什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学生的实践课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还有近几年上海市教委在小学阶段推进的“快乐活动日”,其目的都很明确,就是要为孩子搭建两个“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生长发育的角度看,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殖系统已经发育完成,随时都可以开始动物的本能行为——传宗接代,繁衍生命。但社会的急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不允许这种本能行为过早地发生,希望孩子们通过继续学习来为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就导致了生理本能和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青春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都与此有关。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那些不断涌现的与生理本能有关的情绪冲动进行化解,将那些寻找异性伴侣的渴望转化为正常社交关系的建立,学习如何对自身日常生活行为的反省以及调整自己的身心发展,促使自己心智的成熟。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忙着建构自我认同,逐渐形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于生命提出比较深层的思考,也正在疏远跟父母、跟师长、跟自己的过往之间的关系,变成独立自主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一是独立自主的感受;二是真实的世界。在高中阶段,最棒的学习环境并不是那些经过人工精心设计过的教育氛围,而是真实世界中那种模棱两可和错综复杂的环境。高中学校的德育重点应集中在协助学生做好在真实的世界里独立生活的准备工作上。
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的责任,是将想象力和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我们的祖先将知识比喻成一个代代相传的火炬,这个点燃的火炬其实就是想象力。大学的全部艺术,就是拥有一支用想象力点燃学问的教师队伍,来点燃学生的激情,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很显然,大学德育的重点也就在于此了。
加强德育的顶层设计,首先就要打破学段之间的壁垒,站在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角度来建构每一个阶段的德育重点,思考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与学段德育的有机融合以及分学段的内容设置,从学校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当前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内部协调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自然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的道德品质、智能、身心素质、审美的意识和能力等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首先,学校的各部门要形成德育的合力,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学校的机构设置是有直接关联的。这些机构各管一摊,都只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情。学生们一看到政教处来布置工作了,就知道是德育方面的事情,一看到教导处来布置工作了,就知道是学科学习方面的事情。但教育不是搭积木,一个个分立的积件组合起来不可能是教育真正的样貌。学校的各种机构各自分管一摊,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一些需要大家合作推进的工作,往往互相推诿,无法落实。比如学科德育,政教处认为是教导处的事情,教导处认为是政教处的事情,结果谁也没有抓好,课堂教学这一德育的主阵地就这样丧失了。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新定义学校相关机构及其工作职责,让相关的机构形成工作上的合力。
其次,学校的课程要多样化,要更加重视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知识原本也是综合的。分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教的时候更加有序、更加简便和系统化,但这些分科课程都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视角来认识世界的,类似于“盲人摸象”,要让学生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整体认识,要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感能不断地提升和升华,综合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两类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一类是主题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学工学农、社会实践等等,另一类是戏剧课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一系列的戏剧的创作过程。戏剧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主观地改变自我和客观地建立知识。一个让人更富有人性,一个让人实事求是。这两者包含着人类的经验、渴望、能够做和所知道的一切。这也正是人的创新素养的内核。
第三,空无依傍的德育是没有的,德育总是和智育、体育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其效能。教师上课,所有的功课都是智育,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教师都要求学生严肃认真、按照有关的规定去做实验或完成相应的作业,依据自己所理解的事物或者道理来进行写作,不能空话套话一大串,等等,这些又都与德育有关。学生上体育课要懂得排队的道理,知道做好每一个肢体动作对体格的好处,这些都是智育的内容,但同时,要求排队必须整齐,动作必须到位,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活动中要全神贯注,取得领先也要能够戒骄戒躁,等等,这些都是德育的要求。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事物的形态美、规律的简洁美、语言的内在美,经常能在顿悟之时获得豁然开朗的喜悦,经常能够感受到突破一个难关之后的喜悦心情,这又是美育。体育中的美育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个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的飒爽英姿,一个个团队项目呈现的和谐和秩序,都给人美的享受,悦己又达人。德智体美不是分立的四驾马车,它们是有机的整体,需要我们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中仔细体会,整体推进。
第四,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处处都有德育,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德育资源,让课堂成为德育的主阵地。就拿一个字“疑”的教学来说吧。“疑”是怀疑和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这是知识;“疑”的左半边是匕首和箭,右半边是矛的上部和走的下部,表示敌人拿着匕首和弓箭来了,当事人不知道是挺矛反抗好,还是拔腿逃走好,这是“疑”的来历,是文化;如果当事人就是你,这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你跑还是不跑,则涉及人生观和价值判断,这就是精神了。你看,仅仅通过一个字,就能讲出文化,让学生获得精神层面的感悟,语文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做一个语文教师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情啊。在用文化涵养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奠定厚重的底色方面,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每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在上课之前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放在门外,然后走进课堂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处处都有德育。为什么在各种职业中,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师德规范要求最高,原因就在于此。初二物理教材配套练习上有一个习题,说有一个盗车贼盗走了一辆汽车,警察接到报警后开车去追赶。在这一情景下,练习册给出了两幅照片,左边的照片两车距离较远,右边的照片两车距离较近,要求学生根据位置关系,判断警车能否追上盗车贼。题目很简单,答案也很快出来了,但老师意犹未尽,跟着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从右向左看,警车还能追上盗车贼吗?”课后我问老师为什么要有此问,上课的教师说题目太简单,想让学生多练一下。且不说运动的可逆性在此是否应该讲,从价值观的角度看,配套练习上作业本身就包含了一个价值判断:正义是会战胜邪恶的。如果倒过来,就将这种价值观搞混乱了。其实德育就是这样的实在,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教师点点滴滴的言行之中。
第五,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将儿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来考虑。芬兰的教育,为什么会领先全球,我们只要看看“赫尔辛基,为儿童和童心未泯的人准备!”的城市口号,或许就会领悟出许多来。我们的学校,在设计校园的时候,是否征求过儿童的意见,问一问他们的需求?看来是没有的,要不怎么不同的校园风格基本相似,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模样,甚至很多学校连校门都如出一辙呢?校园里添置什么样的物品,征求过孩子们的意见吗?好像也没有。校长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开一次班子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布置了任务,就开始操作了。在整个过程中,儿童基本上是靠边站的,只有等到物品到了校园,开始使用的时候,校长才开始用自己“欣赏”的眼光,看着孩子们与这些物品的互动。不知道校长所欣赏的,到底是孩子们那欢快的身影,还是自己所做的这一决定。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林宗作的“巴学园”,想起了那大树所做的校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成的教室、以及吃饭时“山的味道”与“海的味道”。听说小林校长要将一节电车的车厢搬运到校园里做教室,孩子们都很好奇,想知道这巨大的车厢将怎样运到学校里来?小林校长就让家长们准备好孩子晚上住在校园里所需要的物品,让孩子们亲眼看看车厢是怎样进来的,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欢喜和满足感。学校,是为儿童准备的,要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必须要让儿童真正处在学校的中心位置。
三、注重道德实践
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中,教学被看作是纯粹的技术活动,但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所有行动都具有潜在的道德意义。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伦理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道德的眼光”,善于利用伦理的透镜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既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成为一个道德实践者。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平时总是和有美德的人进行交往,他自己也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个人的品质、态度和操守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品德,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教师组织学生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其实都是道德实践的过程,活动如何组织、学生如何分组、学习内容如何分配、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如何进行教育……每一个环节都处处充满着伦理色彩,教师的言行稍有不慎,就会面临专业伦理的挑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成为一个道德实践者,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要求教师成为美德行为和态度的示范和榜样。
其次,德育实践的途径和方式重在体验,空洞的说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能获得;技能的训练,必须要学员自身去实践才能得到。品德的养成,重在体验,要让学生在真是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并逐渐升华为道德情感。有家知名企业,其用人的公式是C=(K S)A,式中C是能力,K是知识,S是技能,A是态度。如果A是一个大于1的数值,其值越大,则这个人的能力越强;若A是一个小于1的数值,其值越小,则这个人的能力越差。态度从何而来?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一些博物馆参观学习,学生看着那些古代的文物,听了解说员的讲解,当时或许是很激动的,但过了之后很快也就忘记了,因为他们没有真实的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虹口区教育局在相关专业部门的支持下,借助部市合作项目“指南针计划青少年活动基地”的建设,开发了“中国古代造纸印刷、中国古代染织、中国古代陶瓷、中国古代青铜、中国古代建筑”五个类别20个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供全市的中小学生前来体验学习,学生正是在一次次亲身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美妙、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添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抓住学生品格养成的基础要素,夯实育人的根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品质:关爱,尊重,责任,公平,信任,品格,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品格养成的基本要素,要抓住不放,并落到实处。
比如说关爱。前些日子看到一位教师所做的调查,小学生的“自虐”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面对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时,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消解,往往采取自虐的方式来应对。如果一个孩子连关爱自己都不能得到保障,要让其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人、爱社会谈何容易?爱自己,是关爱的基础。比如说尊重。尊重由近及远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首先是尊重自己,其次是尊重他人,然后是尊重规则,还有尊重文化传统和信仰,以及尊重周围的万事万物。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等级观念比较多,在尊重方面做的不够好。很多学生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规则,不尊重他人的文化传统,其实都是跟成人学来了。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性,才可能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比如说责任。责任和权力是孪生兄弟,你有了什么样的权利,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尽相应的义务。只强调权利不去尽义务,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相应的权利也不会得到保障。比如说信任。信任就是相信并敢于托付的意思。我把一件事情托付给你,这本身包含着很多的信息在其中,包括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一种高尚的情感、一种关系的纽带,等等。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能够世代相传绵延不息,信任文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信任教师,学习活动就会顺利,师生互动会很频繁和温馨,师生关系和谐有序。这些基础要素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体设计,要加强德育的一体化建设;需要多方协调,要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形成合力;需要有序推进,班团工作和学科领域,都要形成合力,加强载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