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之美在中华,成语之都在邯郸,此话一点不假。
邯郸为赵国都城,脱胎于春秋晋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自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至灭亡,邯郸作为赵国都城158年。汉代邯郸是全国闻名的工商业大都市,与洛阳、临淄、南阳、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曹魏在临漳建都,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很多成语的发源地,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的民间文学。汉语离不开成语,成语绕不过邯郸。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据专家统计,源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
在邯郸市博物馆一楼大堂抬头望去,二楼的正中间位置,标示着“成语邯郸”字样,那里是“走进成语典故之都”的展览处。
在这座城里,现在仍有回车巷、学步桥、成语典故苑、邯郸道、武灵丛台等处遗迹,让后人抚摸这座当年的成语源起之城。
夜晚的街道上,一串串的成语灯牌,玻璃幕墙、色彩斑斓的小彩灯都能成为传播成语文化的工具,让成语文化发扬光大。
说到成语,邯郸始于殷商,盛于战国,因胡服骑射而兴,以雄才辈出而名,那就说说成语胡服骑射吧。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的故事。赵武灵王是一位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君王。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这些部落多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武灵王发现胡人穿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灵活得多。而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也比中原的兵车、长矛灵活得多,于是他对将军楼缓说:“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处于强敌的包围之中,我们不强大,就总是被人欺负。我觉得咱们穿的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服精简轻便来得利落,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的骑马射箭。”
其实,这就是一个 “穿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也就是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的富国强兵的决策,楼缓当然支持。
然而,这样的想法一传开,就遭到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反对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穿着胡人短衣窄袖的服装出来。赵武灵王把改穿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做。特别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决心实行改革,于是亲自上门,与公子成解释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也穿上胡服上朝。 大臣们见了,慢慢也接受,跟着改穿胡服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正式下令要求全国人民都改穿胡服。开始时人们觉得不习惯,后来感觉到了穿胡服的好处,也就习惯了。
接着,赵武灵王下令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就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胡服骑射改革不仅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推手。赵国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接触中,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胡文化在赵国有一定的文化土壤。许多中原文明也传入了戎狄部族,同时赵国也向戎狄部族学习畜牧马匹、购买牛羊皮毛等物资,使得赵国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
这一改革的成功,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