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说一下自己以前学习英语的状态,以前很被动,就是那种看完一篇英文文章,然后妄想涉及的生单词,词组,语法会自动记在脑子里。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说简单一点就是懒,不肯花精力,不肯挣扎。
看完李笑来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收获很大。读完会有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我会想要迫不及待地去运用其中的方法论来帮助我更好地掌握英语。
首先我要建立一个好的心态,在心里告诉自己,速成绝无可能。现状无法马上摆脱。我知道我现在不足,但是我需要时间。我要耐心地与时间做朋友,努力地扎实地慢慢积累。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套关于英语音标,英语语法学习的视频,主讲人是谢梦媛,她上课的模式很有趣并且讲解通俗易懂,我这下更有动力去学习了。
当然我也能知道这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有些音标可能不太好发出来。比如有些知识我并不能一下子就能听懂。比如学的东西会忘。但我会告诉自己,没关系,既然开始实践,那么就要直面这些必然的困难,挣扎地花时间去克服这些困难。
这次暑假有40天可以拿来学习英语,我希望可以学完并掌握所有发音音标和初高级语法。
视频一共大概200个小时。那么一天就需要花五个小时。既然决定这个暑假要学完音标和语法,那么一天五个小时就要执拗地执行下去。
在开始学习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行为,就是给自己定一个每学完一节自己想要达到的标准,比如这一节掌握五个音标,那一节掌握三个语法点。并写在纸和笔上。当完成自己计划的任务时拿出来对照一下。这样子的做法会让我注意更多的细节,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接下来就是实打实地学习了,每学一个章节,要弄清楚涉及的相关概念,学习英语需要记忆英文例子,也就是用英文表达的例子去记忆概念,记忆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背相关的中文解释。背相关的中文解释并不能使我能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我需要把运用了相关知识点的英文例子记忆下来,而后通过改变一些词语变为自己的句子。英语学习还是在于模仿,不在于自我创造。
每学完一个章节就需要自我总结,可以先在脑子里回忆刚刚学到了哪些东西再用文字书写出来,为了就是能更好的掌握学习到的东西,并能在之后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尽量不出错的运用。
学了英语目的还是为了运用。能看英文原版书,能用英文写文章,能与外国人进行除打招呼外的深层次交流。实践的过程中肯定还会犯错的,比如理解错一句话的意思,比如写错一个句子。这个时候就需要反思了,反思后要进行记录,以便减少犯错的次数。增强运用英语的技能。
在这整个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增强感受自己细微变化的能力,将会有更强的内驱力去继续学习。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学习是有进程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进步很慢,也会感觉到自己什么进步也没有。但只要知道这只是错觉就可以了,因为你的大脑内部的细微变化还不足以让你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只需要继续积累就好了,继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之前,不要急于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已经不错了,已经很强了,安心专注于提高自己熟练运用英语的技能就可以了。当真的能熟练运用的时候证明就自动完成了,如果自己因专注证明而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就有点可悲了,因为此刻的自己已经被别人左右了。
专注自身的成长,耐心地与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