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后,我约了全队的人,吃个饭,然后在操场上开会总结我们在暑假里面做的东西。当时,他们坐成一条线,我就坐在他们的对面。一开始我将所有失败的原因都归在我身上,因为我已经认定了,只是失败只是我的原因。在20岁的时候,好高骛远。在开会的交流过程中我知道,交流是我们团队的最大的问题。在原来的工作分配中,我将六个队员分成了三组,每个组两个人,然后负责收集各方面的资料,而是由于交流的不足,各组的资料之间无法进行共享,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一是工作难以进行,二是队员也没有成就感。交流不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暑假里面离开了学校,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我没重视交流这个的因素,没有集中安排他们进行交流。在开会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也收到了不少的批评。我就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身上揽。但毕竟在做这个课题,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尽全力的做,他们也没有继续抨击我,于是乎我接手准备开始改善我的交流问题。
我是一个情感细腻,但情商不高的人。我习惯于将自己的世界与情感隐匿起来,自成一个小宇宙,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视批评与赞美。可是这样的交流障碍,会让我和我的队友难以相处,我决定通过大量的交流发现和改善我的缺点。
一场交流的风暴开始孕育而生了。开学了,每天晚上我有借口可以约不同的同学朋友出来聊天,经历的一个暑假彼此必定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我也可以将我的想法和经历和他们交流。从他们口中和自我的反省之中,我归纳出我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个完美主义者
无论在做这个课题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都习惯将事情做到我想要的那种程度。在课题上我想要收集的资料,就会要求收集全面性的资料;在我管理的部门中,对我自己做的文件要求特别严格,不允许有标点符号的错误。主要是我对别人也特别的严格,希望他们也能做到像我一样无缺,在同一个部门里,能够为这个部门做出一定的牺牲。这是通过一个比我大一届的学长,交流发现的,他认为过高自我要求容易扭曲一个人的性格,影响自己的生活。
通过分析这种习惯形成的过程,我知道这习惯外界环境要求过高以及想要自己内心对那种事物的渴求太强烈所造成的。在外界环境上有人需要我严格的对待我自己的工作。内心需求上,我会希望我的东西都能做什么想象中的样子。可是往往,在我身边的人能力达不到那种程度,或者交付的工作和我想要的那个东西不在一个模样上。和我一起合作的人,都偏向于远离我,觉得我很难以相处,且和我一起工作经常会吃亏。但也有一种评价作为一个成员,我的团队会很幸运,因为我会负起该有的责任对待属于我自己的工作;但作为一个管理者,我的手下将会过得很艰难。这个习惯是和我难以感知他人感情相连的,再往后的交流中,我知道我需要分清楚我了能力和别人的能力的不同。考虑别人的意愿与感情,能力,时间与精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进行分配,调节工作。
一个不会调节情绪的人
我的性情爆烈,尤其是在压力山大的时候,我的话语也容易变得尖锐刻薄。如果我安排的任务,别人没有完成,我也会很生气。如果她所犯的错误,以及她所处的环境能够被人理解,那我可以将我这种生气可以压抑下去,但是如果他所做的东西让我觉得不合理,甚至觉得是因为她不够负责才没有将任务完成,那我将会特别怨恨他。
一个感情感知力很弱的人
上面说到我对他人也很严格,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很难感知到别人的感受。
可能由于我对批评与赞美的感受力很弱原因,我对别人话语感情的感知力很弱,比如有一次打篮球到时候别人把我撞伤了,然后说了一句:“都在最后的时候了,还撞伤了”。我朋友一听皱起了眉头,不过我没有说什么。在回去的路上在跟我说这个人说话怎么这样子,明知道在那个时候撞伤了是种不行,还要将做事情再次提起了尴尬一次。我捕捉到这个细节可我反复的换位思考就是感受不到那句话里面的尴尬成分。
经常否定自己
失败堆砌的太多,缺点太多,我一次一次的否定自己。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脸面和理由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想做的东西都没有成功过,而且我还存在着那么多的缺点,曾经一度还伤害了不少身边的人。可是我有时候我也觉得我也有存在下去的意义,毕竟我还在改变。
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我在大二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结果因为一句话分手了,那句话是在我和我前女友在分享着未来的憧憬的情况下说的。我说我不希望长久(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说在一个节目中,最后跟自己情侣说,如果还有下辈子,你想不想遇见我还做你的另一半?说不想的人,往往都走到了最后。因为他们想着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遇到更好的人)结果还没等我把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我的前女朋友就是甩我而去。后来,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了。这种不会说话也是不懂怎么感受别人的感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