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个人干货分享-谈谈年轻人该有的职场&理财规划!!!
最近在知乎上经常可以看到邀请回答问题“2020年结束了,又没存到一分钱, 有人跟我一样吗?”
以前茶余饭后跟同事聊到,有同事说是月光族,有同事说只能存下来一点,一年下来根本存不到钱。
而那些70, 80后, 甚至是目前社会大多数人对90后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现在的90后啊,哪里知道存钱?哪里知道生活?连会做家务的都少吧, 还能存得下来钱?我是没见到过哩!
今天作为同样是90后的我,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你以为的仅仅只是你以为的而已,判断事情往往不能以偏概全。
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工作四五年,有的已经有四五十万存款,买了房, 有的没有买房也有一二十万存款,有的再少也有十多万的存款。而这些朋友同学,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种地,没有家里经济支持,没有任何啃老,甚至从大学开始就自己勤工俭学,没有伸手问父母拿钱, 工作后给父母补贴孝敬父母, 一路走来都是靠自己!
说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是不是会很好奇,觉得不是真的,我在开玩笑?No!!! 同样都是90后,同样的经济社会现状,我们又是如何让自己不是“月光族”呢?
其实,没有太多的技巧,也没有高人指点,更没有人脉,也没有收入非常高的工作。
有的仅仅是“学习提升,努力工作+合理消费+明确规划+理财有道”。
1)首先, 谈谈职场就业-学习提升,努力工作。刚毕业出来就业不稳定可以理解,但是一年之后,两年之后是不是应该渐渐清晰自己后期的职业规划了?慢慢稳定下来?
换平台换方向可以理解,但是职场万变不离其中,对任何人都公平的一点是,你有多努力就能回报多少,优胜劣汰。 不挑太多,持续学习提升自己,增强专业技能,增加加分技能,让自己变成那个“不可被替代的人”, 那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里分享下我做的个人价值成长分析,分成7大板块:基础技能、过硬专业技能、加分技能、管理能力、资源积累、特性等(可以针对自己要达到的职场目标,分析自己缺少哪方面能力和知识,需要做出的改变,(长期和短期)。
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去提升职加薪哈。
2)再来,说说“合理消费”
坚持做到,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不买;
根据需求性来定义购买的级别,比如衣服、包、护肤品、吃的,不求多,但求质量中上,比如衣服每个季节有几套精致的适合各种场合穿的就OK(以前经常买一些便宜的或者买了之后又不穿的,真是浪费)
比如书籍,买可靠但费用不高的,毕竟现在书籍回收已经很低价值了,没必要买贵的。
这里推荐下拼多多平台,很多书在里面买比在某宝买便宜不要太多。
我下面买的这些日语书某宝上查到一样的需要120元,拼多多上只花了一二十块全部买到,而且质量杠杠的。需要考日语的可以看看。
控制不必要消费类别。
作为外来就业来说,每月必要开支是(房租+吃饭的钱);
其他非固定就是:临时外出玩+人情消费+父母补贴
对于没有车贷房贷的人来说,剩余的工资不就可以存着?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全部花完那就另论了哦。
3)明确规划
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再清晰点就是职场、生活、家庭、精神消费(旅游、学习)等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预计需要给到自己的时间期限,明确了这些你才知道自己可能缺少什么,需要做什么。
4)必备合理长期理财意识与能力
未来要变成多富多富啊,这些不谈,未免不切实际。
这里就重点说如何让自己的投资理财收入达到甚至超过支出;
这里分享下我的每月理财方式:
每月工资分散到:①1张卡用来接收工资+②1张卡放每月固定存储+③1张农业卡用来放吃饭和房租+④1张工行卡放每月500买东西外出游玩资金储备+⑤余额宝放每月500医疗金储备+⑥1张卡放500学习储备+⑦1张卡放500-1000每月投资基金等+未来⑧每月人情消费+其他消费。
这样不仅便于资金管理,也能知道每月收入与支出。
(当然,每月里,上面的④⑤⑥⑧⑨这些不是必备支出,而⑦是必备的。理财是必须的。
然后把自己的每月预计支出大概计算出一个金额。目标:要让自己每个月副业或者理财收入大于等于这个数字,进而可以得到每天理财收益目标金额数字。 这就是短期理财投资目标。
这样副业或者投资理财收入用来抵掉支出,每月工资就可以不用拿去支出,可以储蓄和其他用途;副业或者投资理财收入用来抵掉支出。
富爸爸游戏里说实现财富自由,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非工资收入大于每月支出
虽然目前实际现在支出就是吃饭跟房租。 但是作为长期来看,可以把每月医疗储备、理财投入储备和人情消费、甚至是旅游储备,作为后期财富增长的消费储备。
要未雨绸缪。 而且实际上人的财富越多,后期消费的种类也会多
呀呀,感觉我已经变身理财规划导师了,虽然我现在也很穷。
最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信息,相信自己别忘了三件事:学习、存钱、投资!
期望我们都能变成那个会赚钱、花钱、又能管钱的人。
好啦,以上就是跟各位读者分享的我的个人规划思路,如果觉得还不错,麻烦点个赞,加个关注哦。敬请期待后期更多专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