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上班半年后,恰逢喜欢的励志青年女作家“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开创了“下班后”品牌。第一时间,就满怀热忱的加入了进来。下班后的群里,都是充满能量、身兼数职的人,相比之下,顿觉的自己下班后的生活简直乏味无趣,时间都耗费在了追剧和刷朋友圈上,好像整个人生,都停滞不前了。
平素里,我是个十分懒惰的人,只要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躺着,就绝不坐着。偶尔给自己来一点鸡血,新鲜劲过后,便又会懒散起来。可因为有了下班后小伙伴的鞭策,我才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分享影评、书评和生活感悟。把这些点滴记录下来,慢慢的也开始让自己对很多问题有所思考,不再人云亦云,不再浑浑度日。
下班后群里衍生的写作群,却是后来因为对写作的热爱而加入的,如今的微信群太多,每天收到的消息铺天盖地,光是要消除微信上的那么多红点都要花掉不少时间。可写作群里的消息,我是必定会看的,这个群里,都是因为喜欢写作,希望通过业余写作来提高自己的人。大家因为这个共同的喜好而聚在一起,实属不易。
更重要的,是群里有很多有担当的人,群主会将所有成员分配成组,并配有对应的组长。每周的发文数量有规定,不遵守群规,只能淘汰出群。成人世界里,这样的规则让人安稳。
每周一的下午,手机上会收到组长对我上周文章的点评,言辞中肯,很多次,那些话语都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可是这些帮助和鞭策,都是无私的,大家素昧平生,因写作结缘。仅仅只是为了帮助大家一起进步,就自发的承担起了这份责任。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忙的时候,也会焦头烂额。但每周的点评却从未落下。有时想来,实在羞愧,人性就是如此,总渴望索取,却不愿去付出,甚至时常会把别人的付出,慢慢当成一种习惯。
时常有朋友问我,你哪来的那么多精力,工作已经很累了,还要在下班后折腾写作。没错,很多次我都想要打退堂鼓,想回家就葛优躺。但看到了周围这么多热血又可爱的人,就又一狠心逼着自己继续写下去。
但其实,在每晚写作的时间里,却是一天中最自在闲适的时光。
通过思考和表达,慢慢将感触汇聚成文章,然后每天能收获一点点进步,便会觉得知足和快乐。而如果自己写的文字哪怕能引起旁人的一点点共鸣,都会让我欢呼雀跃许久。
刚开始,是因为写作群的存在,因为每周交作业的压力让我逼着自己坚持写。可这世上,没有人能陪你一直走下去,想要突破和提高,只能自己下意识的觉醒。依靠旁人的鞭策,多半只会将一件事流于形式,成长的这条路,只能一个人走。
想明白了自己写作的缘由,哪怕没有人从旁督促,都能自发的提笔,勤勤恳恳的往下写了。这样的状态,更让人轻松。
毕业一年,褪去稚气,社会教会我最大的道理,是凡事都要靠一己之力去获得。有人扶持,有人相携,可以感恩,但不能依赖。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抵达的终点,才会更有意义。